词条 | 感悟音乐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感悟音乐 ISBN:703013839 作者:王勇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定价:25 页数:278 出版日期:2004-8-1 版次: 1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本书选取了古今中外近100位音乐家的作品,还有少部分民歌改变的合唱曲。每个作品中都附录一首诗歌,有的与音乐创作有直接关系、有的是间接关系、有的是欣赏提示关系,目的是使读者在欣赏时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及其与相关姊妹艺术的融会贯通,达到通俗地介入与厚重地接受。 本书采用以音乐体裁和音乐年轮相结合的编写形式,首先使读者对不同体裁和不同时期的音乐流派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以便更好地感受、理解中外音乐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也可以起到培植民族文化根基之作用。对比古今中外的音乐,会使大学生理解经典音乐作品为什么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的永恒以及多元文化的共同生存与发展,进而有利于大学生们对今天错综复杂的全球化多一份批判性的思考。 本书收录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大学生朋友们初步感悟音乐所喜爱的作品,相信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一定会有所收获,也一定有所欢愉! 图书目录第一章 巴洛克时期音乐鉴赏 第一节 威尼斯的红头牧师——维瓦尔第 第二节 上帝的仆人——亨德尔 第三节 对上帝最虔诚的音乐家——巴赫 第二章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鉴赏 第一节 交响音乐的泰斗——海顿 第二节 萨尔茨堡的音乐神童——莫扎特 第三节 理性与激情的经典——贝多芬 第三章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鉴赏 第一节 撩开浪漫主义音乐帷幕的先行者——韦伯 第二节 天生的喜歌剧大师——罗西尼 第三节 歌剧“咏叙调”第一人——普契尼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先驱和歌曲之王——舒伯特 第五节 最大胆的革新家之一——柏辽兹 第六节 最幸福的音乐家——门德尔松 第七节 国籍“不明朗”的鸽子——伊拉迭埃尔 第八节 把心脏“捎”回祖国的钢琴诗人——肖邦 第九节 钢琴小品“大王”的作曲家——舒曼 第十节 匈牙利的“钢琴之王”——李斯特 第十一节 日尔曼民族的歌剧艺术奇才——瓦格纳 第十二节 八十岁仍要震惊世界的歌剧泰斗——威尔第 第十三节 与先人一起作曲——古诺 第十四节 用音乐画汤勺的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 第十五节 形式上是浪漫主义骨子里是古典主义——勃拉姆斯 第十六节 一首乐曲就永留芳名——巴达捷芙斯卡 第十七节 法国圆舞曲之王——瓦尔托伊费尔 第十八节 高卢人的歌剧天才——比才 第十九节 “妇人心肠的诗人”——马斯奈 第二十节 寄情于吉卜赛人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 第二十一节 美国军旅音乐的太阳——苏萨 第二十二节 算不上有“独创性”的作曲家——埃尔加 第二十三节 会“跳探戈”的作曲家——阿尔贝尼兹 第二十四节 佛罗伦萨的小夜曲——托赛里 第二十五节 为影片配乐而一曲成名——约纳森约翰 第四章 民族主义时期音乐鉴赏 第一节 东欧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斯美塔那 第二节 “一心两用”的化学博士——包罗丁 第三节 一挥而就的天才作曲家——圣·桑 第四节 音乐漫画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第五节 俄罗斯的乐圣——柴可夫斯基 第六节 差点当了屠夫的音乐家——德沃夏克 第七节 北欧民族音乐的擎火者——格里格 第八节 完美的民族性和色彩性大师——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第九节 共和国人民艺术家——格拉祖诺夫 第五章 印象主义时期音乐鉴赏 第一节 拒绝印象派称谓的法兰西人——德彪西 第二节 “这不是我的速度”——拉威尔 第六章 现代乐派音乐鉴赏 第一节 “我不是革命者”的音乐家——勋伯格 第二节 生动明净严肃的神秘主义者——霍尔斯特 第三节 融多家技术风格于一身的罗马人——雷斯庇基 第四节 “英国的苏萨”——奥尔福德 第五节 “洪水猛兽”的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 第六节 爵士风格的绘画音乐家——格罗菲 第七节 “一流的作曲家”——格什文 第八节 音乐率直而通俗的亚美尼亚人——哈恰图良 第九节 爵士和终身议员作曲家——布里顿 第十节 “三位一体”的“北美指挥皇帝”——伯恩斯坦 第十一节 浪漫弹奏的法国情调——克莱德曼 第七章 中国古代音乐鉴赏 第一节 仁山智水遇知音——俞伯牙 第二节 博学且“糊涂”的“隐士”——阮籍 第三节 古朴典雅的东方神韵——春江花月夜 第四节 岭南民间器乐的创新艺人——严老烈 第八章 中国20世纪初至今的音乐鉴赏 第一节 无锡街头的盲艺人——华彦钧 第二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第三节 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聂耳 第四节 客留他乡的音乐家——马思聪 第五节 中国军乐的第一人——郑律成 第六节 “鲁艺”造就的音乐家——李焕之 第七节 刻意求新的作曲家——朱践耳 第八节 炮火培养的“红小鬼”——吕其明 第九节 外来形式民族化的“蝴蝶之恋”——何占豪、陈刚 第十节 草原牧歌的巾帼作曲家——辛沪光 第十一节 素描民族风光色彩的作曲家——郑路 第十二节 常与“鬼”打交道的“前卫”作曲家——谭盾 第九章 合唱与打击乐作品鉴赏 第一节 “孟姜”母亲的吟唱——东北摇篮曲 第二节 轻歌漫舞寄忧思——阿里郎 第三节 色彩艳丽风情独好——阿拉木汗 第四节 边陲教子的“小乖乖”——猜调 第五节 珠江语韵的吟唱——落雨大 第六节 被普契尼“偷走”的江南名朵——茉莉花 第七节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牧歌 第八节 扶桑色彩的五声调式——五木摇篮 第九节 刚毅和磨难并置的拉纤人——伏尔加船夫曲 第十节 “噪音”敲击步鸭韵——鸭子拌嘴 第十章 音乐逻辑——音乐的表现手段 第一节 旋律——音乐的灵魂 第二节 节奏——音乐的骨骼 第三节 和声——音乐的血肉 第四节 音色——音乐的表征 第五节 曲式——音乐的结构 第六节 调式与调性——音乐的格调与气质 第七节 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 附录Ⅰ 音乐术语 附录Ⅱ 体裁搜索 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