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肝硬变合并症 |
释义 | 医学术语肝硬变合并症(Cirrhosis complication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引发的病症,可由一种或者多种原因、病毒等引起肝脏损害,随肝硬变肝功能失代偿的出现,诊断出不同的合并症。在近代医学上称之为“肝硬变合并症”。 临床症状肝硬变合并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表现的症状多样,目前,全球各大肝病研究中心对此也有较多的研究,在湖南,早在1996年,方泰医院最早着手研究,下面列举了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 (1)原发性肝癌:病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因素。目前认为与黄曲霉菌、饮用水的污染、农药、亚硝胺、肝脏寄生虫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等有密切关系。 (2)肝硬化昏迷:肝功能严重衰竭时可发生肝昏迷。患者起初躁动不安、谵妄、痉挛,后期嗜睡、昏迷。正常情况下,肝脏对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是:蛋白质→氨基酸→去氨作用→氨→尿素。肝硬变后期,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去氨作用差,氨不能进一步合成尿素,血液中氨的浓度升高,毒害中枢神经系统。 (3)腹水及浮肿的形成:肝硬变后期门静脉压力升高,静脉系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同时压力升高后血管壁变薄,通透性增加,原不透的水分、部分蛋白质及电解质渗入腹腔。肝硬变时由于肝功能失代偿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障碍和肝脏加工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退,致使血中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内大量的水分渗入腹腔。另外,因肝功能减退时,内分泌功能失调,血中醛固酮、抗利尿激家以及雌激素增加,也是形成腹水和浮肿的一个原因。 (4)原发性腹膜炎及合并其它部位感染:肝硬变时由于病人身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尿路炎、肠炎、结核性腹膜炎及肺结核等。当发生腹水时,由于腹水适于细茵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生长,此时极易引起经常见的原发性腹膜炎。细菌可透过血管壁进入门静脉,未经肝脏消毒灭菌即进入侧枝循环,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 (5)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变发展到肝功能失代偿的后期;由于肝细胞不断坏死、增生,结缔组织及瘢痕形成,肝小叶结构异常改变,致使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升高。 (6)门静脉血栓形成:约有10%-15%的肝硬变患者可并发门静脉血拴形成。其原因主要与门静脉梗阻造成门静脉血流缓慢,以及门静脉内膜炎、硬化有关。如肝硬变病人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呕吐、便血、休克等表现,则应考虑门静脉血栓形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