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 |
释义 | 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是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直属的县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 1、对全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它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近现代纪念建筑物进行保护修缮及科学研究工作; 2、负责全省各类文物保护性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编制维修方案工作; 3、根据上级部门的授权,从事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组织施工、技术监督、工程验收及全省文物建筑档案的建立工作。 1984年以来,我所独立承担并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勘察设计 1、完成了武康王庙、武都广严院、民勤圣容寺、天水市纪信祠、武山官寺、迭部俄界会议遗址、泾川县城隍庙、两当县文庙古代木构建筑的勘察、测绘、修缮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其中一级工程1项、二级工程5项、三级工程2项。 2、完成了肃南文殊山、景泰五佛寺石窟的渗水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以上两项均属三级工程。 3、完成了张掖大佛寺十大弟子泥塑加固及木板画保护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属二级工程。 4、完成了圣容寺塔、圆通寺塔抢险加固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其中一级工程1项,二级工程1项。 二、施工项目 独立承担并完成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修缮、武康王庙大殿修缮、武康王庙拜殿迁建、张掖大佛寺十大弟子塑像加固、武都福津广严院大殿修缮、大地湾遗址F901保护大厅修建、肃南文殊山石窟渗水治理、迭部俄界会议遗址修缮等8项文物保护施工项目。其中一级工程2项,二级工程4项,三级工程1项。 1997年,武都福津广严院大殿修缮工程被甘肃省文物局评为优良工程; 1998年,张掖大佛寺十大弟子塑像加固工程被甘肃省文物局评为优良工程;2002年,武康王庙的拜殿迁建工程被甘肃省文物局评为优良工程。 三、科研成果 1、出版了《甘肃文物保护研究文集》; 2、参加了大型辞书《中国名胜词典》和《甘肃文物》的编纂工作; 3、在《文物》、《考古》、《陇右文博》、《丝绸之路》、《敦煌研究》、《考古与文物》、《古建园林技术》及《西北史地》等国家、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专业科研论文四十余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郊巷17号(新华社院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