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干岛 |
释义 | 干岛 地名也叫干岛子 ,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城子坦镇碧流河村南面沿海的一个小岛, 三面环海 ,一面与陆地相连,岛上风景宜人,常住居民70余户 ,大多以渔业捕捞水貂养殖为业 ,岛周边为海参养殖区 面积庞大且大多为外地人承包 城市气候的“五岛”之一有许多因子影响着城市的空气湿度,城市下垫面的不透水性,使降水迅速变成为径流;植物覆盖面积小,使蒸发和蒸腾作用大为减小;城市近地层垂直湍流交换强,有利于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市区的湿度减小;机动车和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又会增加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这些均会使市区与郊区农村的空气湿度表现出某种差异。 目前的观测事实表明,就平均状况而言,城市市区的空气湿度要比郊区农村小。以欧洲几个城市为例,城市市区的绝对湿度比郊区低0.2~0.5hPa;城市市区的相对湿度比郊区低4%~6%。有人将这种城市市区的空气湿度小于郊区的分布现象称为“干岛”。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相对湿度有逐年减小的趋势,城市“干岛”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以东京为例,从1955—1975年的20年中平均相对湿度下降了8%,超过了过去80年的下降至(5%)。上海的平均相对湿度也从1941—1950年的80.9%下降为1971—1980年的78.6%。 城乡间相对湿度的差异因受地理位置和大气候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某些特殊的规律。例如濒临热那亚湾的意大利帕尔马,由于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冬季暖湿多雨,植物生长繁茂,郊区的蒸发蒸腾作用旺盛,因此城乡间相对湿度的差值较大;而夏季,降水稀少,植物枯黄,郊区的蒸发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城乡间相对湿度的差异达到一年中最小的数值。我国的上海,由于受东亚季风的控制,城乡相对湿度差的年变化也呈现出特殊的规律,6月份是梅雨季节,城乡相对湿度值最小,10月热岛效应最强,城乡相对湿度差值最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