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负压引流技术
释义

负压引流技术的发展

1)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苏联就有多篇文献关于探索应用负压治疗难愈的创面和伤口。

2)1985年,两位美国医生Chariker和Jeter,16 开发出独特的一套器材用于SWCT,下面有详细的描述,他们用纱布包裹一根扁的外科引流管,将他们放进伤口内,盖上透明的密封贴膜,并用贴膜包裹引流管,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泵,他们进行了一组患者的临床研究,发表了他们的结果“封闭吸引伤口引流系统,对腹部外伤后合并肠瘘的处理的革命”。

3)1986年,在俄罗斯科学文献上发表了Kostiuchenok,Kolker和Karlov 等的一篇文章17 ,证明用负压吸引与外科清创来治疗化脓的感染创面,能显著的降低创面的细菌负荷,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荷质量。

负压引流技术的几种英文缩写

吸引创面闭合疗法(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SWCT)

表浅负压疗法(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TNP)

真空辅助闭合(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

真空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

由于叫法不同,很多对该技术认识粗浅的医生以为技术不一样,其实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应用方法和技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叫法是: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

负压引流治疗伤口的机理

NPWT能促进创面愈合的是多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以下这些只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

负压吸引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曲,细胞就认为是损伤,传导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通过信号转换,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血管。

负压吸引从创面吸走渗出,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

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

清除坏死组织。

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因为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

减轻水肿(即细胞外液/细胞间液)。

增加创面血流,通过增加毛细血管充盈。

增加生长因子。(由于增加了流到创面的血流)。

促进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入创面, 其中白细胞能抵抗感染,产生生长因子,而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用来填平和修复伤口。

增加静脉充盈,进而加快清除水肿液(由此“废物”随着水肿液被排除创面)。

增加从创面的淋巴引流,机制是通过改变淋巴管的压力和胶体渗透压,这些改变是另一个加快水肿和废物排除的原因。使组织靠近,从而使组织有机会靠物理的力量自然的粘在一起,这对于加快愈合非常有用。除了吸引作用还可产生压迫作用。产生的原因是当吸引力作用于敷料,空气被吸走,敷料就塌陷下去(很容易看见),压迫均匀的作用于创面,这种压力对抗吸引引起的创面的过量渗出。这种机制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大量的创面渗出能使患者失掉过多的血浆蛋白,增加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

负压引流治疗伤口的效果

创面新生血管大量的增加,肉芽组织增长迅速,这些都加速创面愈合。 例如,Philbeck和 Whittington 发现用包括NPWT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使创面愈合快61%,费用降低38%。相对于传统换药减少了换药次数,由于换药是很疼的,减少换药次数意味着患者少忍受很多痛苦,这就帮助了患者(疼痛少,减少镇痛药依赖的可能性),也帮助了医院(减少了治疗次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效率)。减少了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更减少了大手术的可能性。 减少了住院时间,因为(1)创面愈合速度快,感染少(2)有些患者需要持续治疗,但可以在家中治疗。

负压引流治疗伤口的应用范围

文献报道, NPWT治疗以下类型的创面有效:

压迫性溃疡(即褥疮)

糖尿病足或腿溃疡

静脉淤滞性溃疡

愈合不佳的手术后伤口

植皮区或供皮区

烧伤

穿通性创伤(例如腹部,胸骨,脊柱,会阴)

瘘,例如肠瘘,骨髓炎瘘等

伤口周围潜行的窦道

筋膜减张切开伤口(切开皮肤及筋膜用来治疗筋膜室综合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