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傅德虎 |
释义 | 人物简介1942年7月,傅德虎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中共党员。 人物历程1967年从湖南财贸学院会计学系商业会计专业毕业后,在军垦农场参加劳动锻炼,1970年再分配到湘潭地区财税局工作。1980年任湘潭地区财政会计学校副校长,1983年湘潭地市合并后任湘潭市财政局长、党组书记。是中共湘潭市委第七届委员。1990年底调入国家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任副特派员,1996年任特派员、党组书记。曾任中国审计学会理事。2001年11月被聘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为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1981年,傅德虎赴厦门大学进修,有幸聆听了著名教授邓子基、葛家澍分别讲授的《财政学》和《经济核算原理》。1989年,傅德虎参加了由财政部和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联合举办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研修班,由中外著名经济学者授课,研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在我国境内的管理,收获都比较大。 主要贡献2003年,傅德虎和瞿宝元、胡炳春参事一起,就“加快发展省县域经济,壮大财政实力”这个课题,深入浏阳、邵东、武冈、新晃、洪江、会同、靖州等县(市区)进行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傅德虎高度重视原公有制经济的改制改组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尽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稳妥引导走多种形式的联合之路,逐步形成经济圈、经济带;加快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以适应市场新的变化;傅德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并在当年的省政府参事座谈会上,向省长当面汇报,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作为“壮大省县、乡财政经济”这个系列课题的其他几个子课题,们先后深入邻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江永、江华、东安等11个县(市、区),环洞庭湖地区的华容、湘阴等8个县(市、区),28个重点老区县中的攸县、茶陵等10个县(市、区),进行了调研,并分别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和参事建议,均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建议成果大部分得到了省有关厅局的吸收采纳,并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2005年,傅德虎在环洞庭湖县、乡调查中,了解到昔日令人羡慕的鱼米之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多数县、乡仍然是农业大县,财政困难县,债务沉重,显现或隐形的财政赤字困扰着湖区县、乡。建议湖区经济要着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牧渔业集约经营以及劳务经济,朝着农民富裕、财政增收的目标迈进,促成省政府原定到期的湖区经济发展财政贴息政策延长。 2006年,傅德虎与其他几位参事在革命老区调查中了解到老区人民革命年代献人头、经济建设时期献木头、改革开放时期生产生活落在后头的现状,及时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老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尽量减少项目配套资金等建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文件,省人大常委会也通过了加快老区建设的条例,确保老区建设和发展。在对东江、五强溪、柘溪、凤滩等大中型水库水淹区就地后靠移民的调研中,傅德虎调查到由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致使部分移民补助政策脱节。如原来水淹田土按面积补助粮食改为补助现金,而粮食价格放开后是在波动且呈上涨态势,其补贴金额不变,给后靠移民造成实际生活水准下降。傅德虎建议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政策妥善解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