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弗雷德里克·雷顿
释义

弗雷德里克·雷顿(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是19世纪末英国最有声望的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辉煌的艺术光芒甚至冲淡了雷诺兹(Joshua Reynolds,1723-1793)的影响,成了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名词。

雷顿1830年12月3日出生于英国史卡布洛(Scarborough),却生长在跨海远隔的俄罗斯,祖父吉姆·雷顿爵士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皇宫医生,雷顿的父亲子承父业也作了沙皇的医生。尼古拉一世上台,雷顿一家离开俄国在欧洲游历寻找定居之所。欧洲各大名城的巡礼给予了年幼的弗雷德里克-雷顿一家唯一的后人充分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画家不同,身为画院院长的雷顿,不仅不是美术学院的学生,甚至不是在英国本土接受的教育。足迹所至,雷顿在布鲁塞尔、巴黎和法兰克福断断续续上学,并进行美术培训。1852年,他来到罗马进入了罗马美术学院进行正统的绘画学习。在这里,他认识了在罗马研究艺术的英国画家布朗、小说家、诗人丁尼生。他们发现这个小伙子身上有着出众的艺术天分,“似乎有桂冠样的光芒在这个叫雷顿的年轻人额角上闪烁……有朝一日他一定会坐上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的位置”,回到英国后他们这样向人们介绍道。

雷顿从小热衷于古代神话、圣经的题材,追求恬静、和谐、典雅的样式。1855年,雷顿返回他从未到过的故乡—英国,他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圣列的行进》在皇家美术学院的画展上展出获得了成功,评论界从那时开始就一直是他的朋友,给予了他极高的推崇。令画家更为高兴的是,这幅画不久竟被维多利亚女王购买,他本人则有幸晋见了女王,这时,他成为英国画坛上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三年后定居伦敦,效忠英国女王。1858年,雷顿曾参加过拉斐尔前派运动,但终因受古代艺术影响太深而走向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的路上去。在担任“宫廷画师”期间,他为迎合上层趣味,弥补英国美术中匮乏的高雅、精炼趣味,画风日趋甜美、抒情,柔和的造型、饱满的色彩、细腻的刻画常使所描绘的形象具有欢愉、轻盈的气质。但后来又在此特征上略带羞涩、倦愁之感伤情调。《仙女普赛克的沐浴》正是雷顿这种最后画风的写照,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裸体女性的沐浴,表现出妩媚的体态和倦息愁恩的情调。

1878年,雷顿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1896年受封为男爵,他是英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画家,他于同年去世。

雷顿的著名作品还有:《炽热的六月》、《阅读》、《海边的希腊少女》、《音乐课》、《苹果园》、《少女》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