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弗兰西斯科·马德罗 |
释义 | 人物简介弗兰西斯科·马德罗(1873年10月30日- 1913年2月22日)全名弗朗西斯科·伊格纳西奥·马德罗·冈萨雷斯(西班牙语:Francisco Ignacio Madero González)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墨西哥第33届总统(1911年至1913年担任墨西哥总统)。 生平弗兰西斯科·马德罗,1873年出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法国和美国,受到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影响。 1908年号召恢复1857年自由主义宪法。1909年声明参加1910年竞选,提出反对独裁、保护民族工业和建立宪政国家等纲领,遭逮捕。出狱后,1910年10月5日发表“圣路易斯波托西计划”,号召人民起义,以迫使迪亚斯辞职,实施选举改革并重新分配土地。在农民军进攻下,1911年5月迪亚斯独裁统治垮台。10月举行选举,11月6日马德罗当选总统。执政后食言,下令解散农民游击队,保留迪亚斯政权的官僚机构,受到革命派和保守派的两面夹击。1913年2月,参谋长韦尔塔在美国操纵下发动政变。2月22日马德罗被捕入狱,旋遭刺杀。 排华事件华人的发展最早进入墨西哥的华人,是在西班牙殖民者的马尼拉大帆船上执役的中国船员。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这艘海船定期往返于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海港 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贸易航线上。17世纪前,很少有华人定居墨西哥;17世纪后,在墨西哥首府墨西哥城才出现屈指可数的几个银匠和剃头匠。19世纪初,旅居 墨西哥的华人还很少,但在19世纪后期的20多年内,由于迪亚斯总统实行鼓励外国投资和移民垦殖政策,并于1899年和中国满清政府签署了友好通商条约, 于是更多的华人涌入墨西哥。 进入墨西哥的华人最初多在铁路、农庄和矿山劳作,或以洗衣为业,后转而从事日用蔬菜百货的批发和零售,成为较为殷实的商户。他们在墨西哥组 织中华商会,同时和美国华商保持着广泛的商业信贷联系。到1910年,旅居墨西哥的华人已达13200多人,最高峰时达27800多人,大部分定居在墨西 哥北部诸省,包括托雷翁城。 旅居托雷翁城的华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就。惨案发生之前,托雷翁城约有华人600余人,他们和平守法,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衣食并积累 着财富。他们不仅经营着餐馆、旅店、洗衣房、杂货店,还拥有一家资金雄厚的华资银行,并在托雷翁城内修建了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他们还经营着大规模的蔬菜种 植园,乃至当地蔬菜市场的批发和零售基本上为华人所垄断。在托雷翁城附近的棉花种植园里,华人同样辛勤地劳作着。可以说,对托雷翁城的兴起和发展,华人作 出了极大贡献。 排华事件爆发1911年5月13日,墨西哥反政府武装在弗兰西斯科·马德罗的领导下,向墨西哥北部城市托雷翁发起进攻。当时统治墨西哥的是波菲里奥·迪亚斯总统。托雷翁城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交通枢纽城市,占领这个城市是马德罗军占领整个墨西哥北部地区的关键所在。效忠迪亚斯总统的联邦政府军在两天之后放弃抵抗,撤出托雷翁城,马德罗的军队随之开了进来。随着叛军进城的是一群暴民,他们像蝗虫一样突然出现在托雷翁城内的繁华商业区,大肆屠杀和洗劫那里的中国商户。在10多个小时之间,300 多名华人当场被杀死,造成震惊世界的流血惨案。 在墨西哥暴民和叛军的打劫下,在墨西哥投资经商的美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但和中国人所 遭受的大屠杀和野蛮洗劫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据称,在这场暴乱中,303名华人丧生,财产蒙受重大损失。康有为保皇党旗下的华墨银行首当其中,遭到重 创。此外,托雷翁城内一个华人活动中心、40家日用百货市场、4家洗衣房、5家餐馆、10个菜摊、23个食品摊,及数个菜园都悉数遭到破坏。死者中还包括 5名日本人,他们是因被误认为中国人而惨遭毒手的。 清海军派军舰护侨墨西哥服软之后排华暴乱并波及到古巴等其他一些拉美国家。事发之后,当时的清政府马上向墨西哥政府提出抗议,并聘请国际调查员就屠杀惨案提出赔偿要求。并立即电令正在北大西洋海域游弋的重巡洋舰 “海圻”号向排华最严重的几个拉美国家进发,8月中旬,“海圻”号首先驶抵古巴首都哈瓦那,古巴总统被迫拜谒舰长,签订讨好华侨的城下之盟,在“海圻”号 停泊古巴的几天里,清政府向墨西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给个满意的说法,美国表态支持,墨西哥政府就排华事件正式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缉捕暴民。“海圻”号于是取消了进军墨西哥计划。20天后,中华民国成立,“海圻”号易帜回国,墨巴等国的一些承诺不了了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