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弗拉基米尔·基里阿科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 |
释义 | 简介弗拉基米尔·基里阿科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Влади́мир Кириа́кович Триандафи́ллов (1894年3月14日 - 1931年7月12日)苏联的军事理论家。他的工作打下了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特里安达菲洛夫是苏联作战艺术之父。1939年8月,朱可夫在诺门罕战役成功的运用这一战术击败了日军 。此后,这一理论正式成为苏联在第二次大战中的指导思想。 生平特里安达菲洛夫1894年3也14日出生在今天土耳其北部卡尔斯要塞,有希腊血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神学院读书的他应征入伍,被派往西南方面军,但由于私人关系,他于1915年2月被送到莫斯科沙皇俄军准尉学校,11月毕业。随后再次被分配到西南战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任上尉营长,他的团长就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后来工农红军的第二任总司令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斯韦钦。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在克伦斯基政府时期升任团长,但部队很快因战败而瓦解。他回到家乡,内战开始后,他于1918年6月参加红军,8月他被任命为连长,1919年5月光荣负伤,6月20日升为营长并加入苏共,先后在东方面军、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与白军邓尼金与弗兰格尔部作战,1921年他作为旅长先后在27步兵师和41步兵师编成内参加了伏尔加河沿岸的战斗。1923年毕业于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毕业后先后任工农红军司令部处长、作战部部长、步兵军军长兼政委、红军副总参谋长。 特里安达菲洛夫在战争期间积累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和平年代,在工作之余,他对红军的建设和编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先后著有许多军史和军事理论著作,比较有名的有1926年出版的《现代军队的战役性质》、1927年的《战争与革命》等。特里安达菲洛夫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使用各种坦克、航空兵和远程炮兵对敌人战术纵深同时进行突击,并认为这应当成为红军在未来战争中组织和实施战斗的主要形式,而且这些战斗手段的协同将是取得战斗胜利的主要条件。他是红军纵深战役战斗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这些作战理念,在后来的苏德战争中得到了验证。 可惜天妒英才,这位才华横溢的将领英年早逝,1931年7月12日乘飞机前往基辅军区司令部讲授大纵深战役理论时因飞机失事而逝世,时年37岁。这使得苏联开始禁止高级领导干部再乘坐飞机。 他被埋葬在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红墙下。生前曾获得红旗勋章。 理论特里安达菲洛夫和著名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同为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奠基人。他写了《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一篇论文来阐述这一著名观点。这篇论文观点鲜明,论证很机智,逻辑严密,充分体现出这位军人的优良品质。虽然这篇论文的不少观点可能已经落伍于四十年代,但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却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对今后军事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在三十年代是军事理论的创新期。除了富勒的小型机械化战争理论和传统的军事理论做着艰难的斗争之外,在苏联传统的军事学说也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 苏军的军事理论脱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俄罗斯帝国是一个衰弱的帝国主义大国,尽管疲弱,但也浸淫着二百年的欧洲军队的军事传统。沙俄军队的将领普遍缺乏军事素养,作战很少依靠计划,而是乞灵于自己的“灵感”。这种闭门造车给军队带来了深远的灾难。在国内战争时期,红方和白方进行着一场“穷人的”战争。由于双方军队规模不大,装备水平不高,双方都没有力量形成绵亘的正面和深远的后方。这使得红军有能力集中兵力,对白军实行突破和包围,实施战场机动。这样,和欧洲其他军队不同,军队在战争中重获机动成为了苏军的主要经验。他们专门加强了骑兵部队,打造出精锐的骑兵集团军(实际上是一支骑在马上的合成兵团,除了骑兵,还编有炮兵、步兵师、铁甲列车和几架飞机)。第一骑兵集团军的主要领导都成为了苏军著名的军事首长。他们也习惯于快速机动的作战,并对堑壕深恶痛绝。这是当时保守的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法军将领无法比拟的优势。 特里安达菲洛夫担任副总参谋长,使得他可以和图帅一起创立一种新的军事理论。这种军事理论必须根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1918年德军的最新军事模式和内战时期的经验,并且提出彻底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提出来得矛盾课题:军事防御手段远远超过了进攻手段,使得制胜的利器不再是进攻了。这不符合大家的共识。但是,也不能脱离物质基础的现实来创造这种理论,比如原子弹、航天飞机和GPS精确制导。作为发烧友是可以这么冥想的,但是一个大国的副总参谋长这样冥想就很滑稽了。特里安达菲洛夫的推导和图帅不同,图帅更喜欢强调“在不久的将来技术的发展”使得大纵深战役理论可以如何如何。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技术能够进步到哪一步,实际上图帅自己很可能是心中无数的。所以斯大林嘲笑图哈切夫斯基是图上理论家。特里安达菲洛夫则强调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要施行合围,必需按照大纵深战役的模式才有可能进行。当时的有缺陷的摩托化技术反而不是制约大纵深战役理论推行的根源,反过来说只有推行大纵深战役理论才能够弥补当时摩托化技术的瓶颈。 特里安达菲洛夫在《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中对于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推导是这样进行的:假想敌集团军在完成防御的情况下,可能拥有四到六个师的宽正面,并有有两个师以上的纵深。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依靠畜力的进攻者还是依靠当时还不很可靠摩托化装备的进攻者都无法顺利的完成突破。至于寻找防御方的侧翼等薄弱的环节,则是很困难的。特里安达菲洛夫指出:侧翼往往是相对的、暂时的、转瞬即逝的。在战略战役层次,侧翼的出现都是非常态的,是首长错误指挥造成的。进攻者不能将制胜的法宝押在预先判断敌手犯错误的基础上。特里安达菲洛夫说:要防止在“歼灭战”的豪言壮语下掩饰自己不能接受军事上的新的革命的事实的倾向。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战略、战役层次上出现暴露的侧翼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战斗、战术层次上还是经常会出现侧翼的。形象的说,即使是一辆坦克本身也有着自己的侧翼。否则它的装甲就应该一样厚了。特里安达菲洛夫像做应用题一样一一列举师、军和集团军的宽幅、长径,计算后勤条件、运输工具、前方和后方的道路状况的制约,推演出依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向敌人的一翼发动进攻只能够推动敌人改变防御的正面,不能完成突破敌人、合围敌人的目标。在原有的条件下,进攻的手段弱于防御的手段。进攻将归于失败。 要合围敌人,必须实行一系列实行多路突破敌人正面向心突击,大纵深连续实施的战役,才有可能在进攻的同时限制敌人的撤退,钳制敌人预备队的前调,实现合围敌军主力。因此,实施大纵深战役进攻理论不是根据新的技术优势而产生的新的作战样式,而是现有不成熟的摩托化技术水平下需要完成突破敌人防御正面,合围敌人的唯一正确的作战样式。 关于苏军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和德军的闪击战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里面也可以一览无余。德军的闪击战是建立在对手尚未对战争做出反应,战役展开尚未进行的情况下,是用自己的装甲突击力量沿着敌人尚未形成绵亘正面的边际,切入敌军纵深,歼灭敌人的指挥体系,使敌人陷于混乱,分别遭受歼灭。这种理论同样是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是1918年德军大攻势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的。至于说到区别,闪击战的成功的基础是建立在敌人未完成战役展开上的。某种意义上说,是建立在敌人指挥机关错误判断形势,采取错误对策的基础上的。而苏军的大纵深战役理论是建立在确信敌手没有犯错误,已经完成战役展开,进攻方仍然要达到自己突破敌人合围敌人目的基础上的。打个不很形象地比喻,这像两个优秀的学生应对考试的不同态度:一个尽力揣测老师的出题思路,想方设法猜题;一个则尽量把考试内容全部复习一遍以防遗漏知识点。前一个学生一旦猜题失误会死得很惨;后一个学生会花费比别人多得多的力气。 影响特里安达菲洛夫是一个军事修养很好的军人。后来的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就很推崇他,怀念他。他和图帅共同推动了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尽管他的很多观点实际上在不久的40年代的战争中就以经得到了修正。比如坦克、汽车的摩托华使用寿命已经大大延长,铁路的抢修速度和通行能力已经大大提高,方面军即使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能力和地方的动员也可以抢修军用急造道路开展进攻等等。但是他推演军事理论的方法论确是很成功和伟大的。因此他当之无愧成为了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我们知道,后来因为图哈切夫斯基被清理,大纵深作战理论一时消沉。但许多后来名震一时的苏联名将都是读着特里安达菲洛夫的著作成长起来的粉丝,比如他是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恩师和伯乐。这些名将在二战中成功地运用了大纵深作战的理论,使之东山再起并成为经典。朱可夫元帅也曾坦承,他的胜利得益于特里安达菲洛达的著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