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鼎饼花
释义

“饼花”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二百多年前由福鼎民间艺人创始,表现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线条清晰,富有地方特色。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福鼎市文化馆馆长马树霞说,饼花曾流行于宁德市的霞浦 、福安、柘荣各县及浙江的平阳、苍南一带,各地群众都习惯于在赏月吃了中秋饼后,把一幅幅饼花贴在自家大厅或房间的墙壁上装饰欣赏。

早期的饼花是剪纸饼花,艺人们通过剪纸剪出各种精美图案,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百子花,也就是剪出一百个各种造型的小孩人像贴在月饼的包装纸上。至今福鼎城关还有一位会剪纸饼花的老人,他就是今年九十岁的庄培元老人。听他讲,用色纸剪百子饼花,颇受人喜爱,还远销浙江泰顺一带;后来,随着手画、木刻等饼花的兴起,剪纸饼花就不再流行了。

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福鼎出现了手画饼花。画师们为了能画好饼花,往往是结伴看戏,回来后根据戏文来绘画饼花;有时为了能画好人物动作,画师间常常互相表演,以求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每年端午节一过,画师们就根据与饼店的约定着手绘画饼花了,并提前一个月将饼花交给饼店。

木刻饼花是福鼎饼花最辉煌的象征。民国时期,一位名叫通玲的演木偶戏艺人发现,手画饼花虽然好看,但费时而且也无法大批量绘制,就将手画饼花刻在木版上。木刻饼花从此开始,花样繁多,版式丰富,其中将美女与武打戏画于一纸的饼花是最有特色的作品,为其他各地年画所罕见,被收入《中国民间年画百图》、《中国民间木刻版画》。

有趣的是,以美女为背景的美人式饼花显示了当时当地妇女所穿戴的服饰,饼的重量可以通过饼花上人物的数量来判断——一个人就是四两重,外国人的头像还出现在了饼花上。因此,饼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状况。到了民国后期,木刻饼花受到近代版画的影响,艺术手法上借鉴年画和剪纸的特点,又突出木刻刚健粗犷的神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原福鼎市文化馆馆长马树霞等一些人的多方努力下,福鼎“饼花”已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而且,他们还在为福鼎饼花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积极行动。

目前,福鼎饼花尚保留三十多种图案,新近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百图》一书收入了两帧福鼎饼花,一帧为《岳飞传》,一帧为《长板坡》。剪纸饼花的唯一传人庄培元老人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在大街小巷见到福鼎饼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