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浮山志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清)陈焯 修订;疏获 点校 出 版 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字 数: 340000 版 次: 1 页 数: 311 印刷时间: 2007-1-1 开 本: 大3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7075714 包 装: 精装 内容简介本志初为胡伯玉纂辑。胡伯玉,名瓒,桐城人,明万历进士,授都水主事,后迁江西左参政,著有《泉河史》、《禹贡备遗增注》等书。胡编《浮山志》内容简略,且未留锓板;至清代康熙初年亦仅有手抄本流传,且讹误颇多。康熙九年(1670 年),无可大师(即方以智)命其徒山足和尚为浮山监院,嘱其重修山志。康熙十二年(1673年),山足受方丈之请,总持浮山,即遵无可大师遗嘱谋修山志,于是请吴道新采录、编辑。吴道新,字汤日,系方以智堂舅父,明万历举人,崇祯时任国子监助教,后升工部主事;清兵入关,隐居浮山之东十里之遥的白云岩,著有《潜德居诗集》等书。吴《志》脱稿,山足即持稿往见陈焯,请其审订。陈焯,字默公,清顺治进士,官兵部主事,是方以智生前好友,乃方志大家,主编了《江南通志》等书。吴编《浮山志》经过陈焯归纳、分类、纠讹、订错后即面世,但因历史变革,至今未见该书。同治年间,枞阳文人吴康弼(字仲甫,号樵山)与寺僧有深交,住山十载,增补了吴《志》内容,并为之校对,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新刊刻了本志。 本志内容十分丰富,史料极其珍贵。其诗文、石刻多出自历代大文学家、高僧之手。1985年11月3日,日本著名学者佐藤一郎题日“天下形胜地,文人争霸处”。其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日本佛学研究者曾组团前往浮山考察并参拜祖塔、寺庙。吴道新在本志一开头就突出了书中的宝中之宝、重中之重的地方:“今观志中,恩赍则以神宗皇帝之诏敕玺书、慈圣太后之琅函缃帙重,法肇则以远录禅师之拈示、欧阳文忠之赞服重,阐扬则以朗目、雪浪、憨山、博山、浪杖人诸公之讲座重,篇守则以雪浪、澹居、清隐、藏之、文弱诸公之轨范重,檀越则以晋川、静峰、文端、先宫谕、司马之掖护重,纪勒则以文成、明善、石斋、半窗、伯敬诸公之记咏重,山岩洞口则以醉翁、陆子、樵川、野同、墨历诸公之镌题重,塔墓则以远公、朗目、无可、三一诸公之兆域重,而耶舍携释迦舍利于东林,吾家无咎优婆塞检储三十余颗,建塔于莲花峰顶,五色瑞光映现尤重。……此数者,亦足以附庸青原而焜耀乎浮乘矣。” 目录《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前言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出版说明 《浮山志》提要 重修《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浮山志》序 校阅姓氏 浮山总述 重修《浮山志》缘起 《浮山志》凡例 浮山合图 浮山志卷之一 形胜 浮山志卷之二 建置 桥亭 祖塔 浮山志卷之三 法谱 浮山志卷之四 御制 碑记 塔铭 赞 引 说 序 浮山志卷之五 记 浮山志卷之六 书 启 浮山志卷之七 艺文(诗) 浮山志卷之八 艺文(诗) 浮山志卷之九 艺文(诗) 浮山志卷之十 法产 约 丛谈 附录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