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凤红村
释义

凤红村 Fènghóng Cūn

行政村。位于龙江下游隆江段北岸,隶属惠来县隆江镇。人口8800.包括山头、新厝埕和南门3个片村,村委会驻山头片。原名巨镇。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朱姓一支迁此落居,与先期于此定居的林姓人家聚居。明末,巨镇改名凤镇里,两姓居民聚居地遂被称为凤镇朱和凤镇林。凤镇朱1958年改称为凤红村。聚落呈复合状分布,建筑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以农为主,有耕地1250亩,主种水稻、番薯;山地1.26万亩,植荔枝、龙眼,兼造薪炭林;鱼池97亩。属革命老区。1928年初,彭湃等曾在村中梅友祖祠召开农民协会大会,发动惠来农民配合工农红军攻打县城。有简易公路接省道S337线广(汕头广澳)葵(潭)公路。

南宋开禧元年(1205),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朱仕通迁入潮阳县白马村(今属普宁市大南山镇)落居,不久迁往大布乡西桥头村(今属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后又定居溪尾,创溪尾朱村。这支朱姓后来繁衍至今惠来县隆江镇区一带。

嘉定年间(1208~1224),朱仕通的弟弟朱仕泰迁到海丰县龙溪都巨镇(今惠来县隆江镇凤红、凤光村),与先期到此的林姓人家聚居。明末,巨镇改名凤镇里,因两姓居民以姓氏相对聚居分布于西、东两地,遂被称为凤镇朱村和凤镇林村。凤镇朱村1958年改称为凤红村,是今惠来县朱姓村落之一。这支朱姓在明清年间分徙到附近的桥埔村和惠来县城一带。

清雍正元年(1723),有凤镇朱姓居民越过龙江,南迁至南海海滨沙丘地带拓荒,将落居地命名为朱厝埔(今岐石镇朱埔村),这支朱氏后来再播迁至邻近的双湖村(今属岐石镇),以及今靖海镇月山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