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枫溪垂钓图轴 |
释义 | 明代“吴门四家”代表人物之一仇英的山水画。纸本,设色,纵127厘米,横38.5厘米。在图下右边石缝内置有楷书“仇英”二小字款,下钤“实父”小长方形白文印与“仇英之印”方形白文印。此图画工细而见气势,反映了仇英的山水画的典型风格。画面展示了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远处楼阁隐现于山间的丛林和流动的云雾中;中景处层峦叠嶂;近景为红枫映掩的溪江上,身着素色朝服的士大夫在轻舟上静坐垂钓。画面高嶂巨壁,丘壑深远,笔墨健劲纯熟,设色古朴,采取传统的皴、擦、点、染相结合,使画幅气势雄阔,景致迷人,予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此图题跋印鉴较多。 画首有清乾隆帝的题诗:“枫落吴江候,烟蓬破冷浮;聊存竿线意,讵为釜鬲求。山色早辞夏,波光宜是秋;思莼风味在,静与日相谋。”落款为:“戌子秋月御题”(戌子系乾隆二十三年,即1768年)下钤有“乾隆宸翰”朱文小方印。 图右上角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圆形朱文印,与“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白文方形印二方。 图左上方钤有“淳化轩”朱文长方印“乾隆宸翰”白文大方印,“信天主人”朱文大方印,左上角钤“乾隆鉴赏”圆形白文印,下接“三希堂精鉴玺”长方形朱文印与“宜子孙”白文长方印。 这些印都是乾隆帝钤盖在宫廷所藏的精品之上的常用印鉴。 该图左下裱边刊有“同治三年二月江阴何栻廉眆以此桢见诒,十月初付沅甫弟珍藏。曾国藩记。”的题署一纸。 从画中的题识、印记可知,该图在清乾隆时期,曾一度为宫廷珍藏。后又由江阴人何栻(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吉安知府)所藏。清同治三年(1864年)何栻将此画赠予曾国藩。后来,曾国藩又转赠其弟曾国荃(沅甫)收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