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
释义 |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两年评选一次,旨在推广优秀的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及表扬为儿童图画书作出贡献的作者、插画家和出版商,是第一个国际级的华文儿童图画书奖。该奖项由致力推广儿童阅读与亲子共读的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发起,在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女士的支持和允许下,该奖有幸得以丰子恺先生之名命名。 简介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于2009年8月在香港成功举办,由来自中、港、台、美的八位评审从两岸三地参选的330本书中,选出首奖一名、评审推荐图画创作奖和评审推荐文字创作奖各一名、佳作九名。 2011年8月30日,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共有226本作品参选,经过来自两岸三地及海外的评审团集体审定,最终进入决审的有46本,并将从中选出“最佳儿童图画书首奖”1名、“评审推荐创作奖”4名。 发展历程陈一心家族基金会于2003年在香港成立,一直致力推广儿童阅读与亲子共读,并赞助中国、非洲农村地区学校成立儿童图书馆。在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市面上翻译童书的比例远超过华文原创童书,故在2004年~2008年五年时间内筹备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并于2008年7月21日、22日在香港举办“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发布会暨儿童图画书国际论坛”,获书伴我行(香港)基金会的协助及陈范俪瀞女士的赞助,以及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女士的支持。 2009年7月22日在香港举行第一届颁奖典礼,由来自中、港、台、美的八位评审从两岸叁地参选的330本书中,选出首奖一名、评审推荐图画创作奖和评审推荐文字创作奖各一名、佳作九名,分别颁赠奖金两万美元、一万美元、一千美元,以及奖项标志和奖座。主办单位并购买首奖作品3000册,赠予学校作为教育及推广阅读之用。这是第一个国际级的华文儿童图画书奖,盼能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创作、出版优质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提升社会大众对华文儿童图画书的重视与瞭解。 时隔两年的2011年8月30日,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分“初审”和“决审”两组评审团,由来自不同地域和儿童相关领域,共11位评审委员组成。经过来自两岸三地评审团对参选226本图画书作品的认真勘选,最终有10本作品成功入围。 丰子恺简介丰子恺先生(1898-1975),浙江省桐乡县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家与音乐教育家。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与音乐,并与1921年游学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浙江与重庆等地从事美术与音乐教育,并认开明书店编辑。先生着述甚丰,兼涉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与音乐理论等领域,并取得接触成就。当中最着者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等;漫画集:《子恺漫画》、《儿童漫画》等;译作:《猎人日记》与《源氏物语》等。 社会影响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得到中港台两岸叁地儿童文学界、教育界、乃至热心於儿童图画书的家长的热切关注和支持,业界和大众对於这个由家族基金会赞助支持的公益性奖项也有更深入的聊解,并给予高度赞许和鼓励。为持续发扬该奖项的宗旨,推动华文儿童图画书的发展及业界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获奖名单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名单 《西西》、《池上池下》、《想要不一样》、《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吗》、《星期三下午捉蝌蚪》 、《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安的种子》、《我和我的脚踏车》、《荷花镇的早市》、《团圆》、《躲猫猫大王》、《园青菜成了精》 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入围作品 《三位树朋友》、《下雨了》、《雄狮堡最后的卫兵》、《迷戏》、《葡萄》、《进城》、《门》、《漏》、《痴鸡》、《青蛙与男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