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丰顺县助学基金 |
释义 | 丰顺县助学基金于2006年8月25日举行资助贫困大学生扶助金发放仪式。参加会议的有:受扶助的12位大学生,捐资助学基金的代表民营企业家马扬圳先生、曾祥志先生,教育局全体干部职工。仪式由教育局郑建忠副局长主持,会议汇报了丰顺县助学基金筹款及发放情况,捐助代表马扬圳先生、曾祥志先生在会上讲了话,受助学生代表蔡慧春同学发了言,李卓臣局长作了重要讲话,李局长对关心支持丰顺教育的外出乡贤、社会贤达表示感谢,对他们扶贫济困的美德表示崇高的敬意,勉励大学生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回报社会。会议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不断壮大丰顺县助学基金规模,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得到扶助。会上,发放了2006年的贫困大学生扶助金共6万元,12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资助。 自2003年冬丰顺县教育局成立“丰顺县助学基金”,并制订《丰顺县助学基金章程》以来,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外出乡贤捐资助学,目前已认捐助学基金95万多元。 丰顺县教育工作在各级党政的重视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社会各界贤人达士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事业得到迅猛发展,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在全县城乡,学校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参加全国、全省各级各科比赛均榜上有名,高考上省线人数年年登上新台阶。上重点本科线人数也直线上升。然而,在录取重点本科院校方面,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填报志愿时或被重点本科院校录取后,不少困难家庭考生,由于经济拮据,无钱就读,望“重”兴叹。因此,2003年冬,县教育局根据广大乡贤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丰顺县助学基金”,旨在帮助考上重点本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读重点院校(指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院校录取的学生),逐步发展到扶持高中阶段家庭贫困尖子生。并拟定了助学基金章程,请各界团体、仁人志士、社会贤达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扶危济困的美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多寡不限,共襄善举。为做好助学基金的宣传发动工作,教育局还利用召开校长会议之机,进行宣传;还把《建立“丰顺县助学基金”倡议书》、《丰顺县助学基金章程》刊登在《丰顺教育》、《丰顺文明》等报刊上。教育局主要领导还利用广州、深圳等地丰顺外出乡贤春节聚集团拜之机,参加会议,进行宣传。外出乡贤如有回乡探亲,局领导都抽空探望,做助学基金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收到助学基金款50多万元。几位民营企业家都表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全部费用由他个人负担;一位国内制糖实业家,对助学活动非常感兴趣,除愿意资助考取国内重点本科的贫困生外,还愿意资助就读美国、英国等国外知名大学的留学生。 2004年,丰顺县助学基金资助了9位同学上大学,每人每学年五千元。2005年,资助了6位同学,给这6位同学一次性三千元的资助。今年将资助3位同学上大学,每人每学年五千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