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宾头卢颇罗堕 |
释义 | 据《请宾头卢经》载,其名全称是“宾头卢颇罗堕誓”。“宾头卢”是字,译中文为“不动”。“颇罗堕誓”是姓氏,译中文为“利根”。 据《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四分律·卷五十一》中载:昔王舍城有一位树提长者,得大段旃檀(檀香)木,即用作钵。以宝作珞囊盛之(珞囊指镶嵌各种宝物之口袋)。于中庭,竖高标(高木杆),将钵安著其上,唱曰:“若此王舍城,有沙门,婆罗门。是阿罗汉,有大神力者,取此钵去”。但其取法是,不以梯杖而得之,若取,即与之。诸外道知此事,虽欲取,因无神通而无由得取。尔时,宾头卢、大目犍莲,共在一大石上禅坐。宾头卢语于目莲:“汝是阿罗汉,世尊记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目莲言:“我未曾白衣前现神足,汝亦是阿罗汉,有大神力,世尊记汝师子吼最为第一,汝可往取”,宾头卢闻目莲语,合石踊身虚空(人于石上坐,石与人同上虚空),绕王舍城七匝。国人皆东西避走,言石欲堕,时彼长者(指树提长者)在阁堂上,遥见宾头卢在虚空中,即合手作礼,作如是言:“取此钵,宾头卢”,宾头卢即取钵。(树提)长者复言:“小下住(下来小住一会)宾头卢”。宾头卢即小下住。时彼长者,从(宾头卢)手中取钵盛满美食,与之(宾头卢)。宾头卢已取钵,还以神足力乘虚而去。诸比丘闻此事后,将此事具白世尊。世尊呵责宾头卢:“云何于白衣(居士、凡夫)前现神足,犹如淫女,为半钱故,于众人前自现,汝亦如是。汝不应为弊木钵故,于白衣前现神足,若现,突吉罗(轻垢罪)”。 要之,佛之开示甚契末法时代。吾辈当诫之。毋与人前现神通也。若现,即为破戒。切知!。(事载《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四分律·卷五十一》中)。 又据《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宾头卢长老自述往事云:昔世尊住舍卫国,五百阿罗汉俱,孤独长者女适在,于富楼那跋陀那国,彼女请佛及比丘僧。时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运用神足通凌空而去)。我(宾头卢长老自称)以神力合大山(双肩挑着两座大山)往彼受请。世尊责我曰:“彼时汝现神足,我今罚汝,常在于世,不得取涅磐,护持我正法,勿令灭也”。所以《要解》云:“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 所谓福田者,指能令众生生长福德资粮之人或物。修福(培福)之人供养福田,可得福德之果,犹如农夫耕田,可得丰收之果,故以“田”字喻之。而得名曰“福田”也。福田有二种:一,敬田。指佛、法(如印经书等)僧、父母、师长、和尚等。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恭敬供养三宝。知佛法如昙花一现,难值难遇,信奉流通弘布之,即是广种福田。二,悲田。指贫穷,疾病,畜生等,见之能生悲悯众生之心(悲天悯人之情怀)。给事病人,救济贫穷,拔济畜生,令彼生则遇危转安,死则出离三途。如是之行,亦是广种福田。 然欲培福田,须心地真诚。以布施为例,若貌相虽恭敬,而内心无真诚,则貌合神离,流于形式,如此培福田,布施多而福田微;反之,若内心恭敬、至诚供养三宝,所施虽少,福田广博。故修福田者切须由衷一贯,表里相应,方能得种福田之真实利益。 举例: 依《四分律·卷五十三》载:“优陀延王(优填王)朝甫(早晚二时)常往问讯宾头卢尊者。时有不信乐婆罗门大臣从王。白王言:“云何大王朝甫问讯,此下贱业人而见王不起”。王即报言:“明日清旦当往,若故不起,当夺其命”。王明日清旦便往宾头卢所,宾头卢遥见王来,便作如是念:此王今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我今若起,彼失王位。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而堕地狱。令此王堕地狱耶?失王位耶?寻复念曰:宁令失位,不可令堕地狱。即便起远迎。先意问讯言:“善来大王”。王问曰:“汝今何故起迎我耶?”答曰:“为汝故起”。王曰:“昨日何故不起”。答曰:“亦为汝故”。王问曰:“云何为我耶?”答言:“汝昨日善心来,今日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若夺我命,必堕地狱;若我起者,必失王位,宁当令失王位,不令堕地狱,是故起身”。王曰:“几时失王位?”。答曰:“待七日后,因迎王七步,故于七年后失国”。即如记。至第七日,慰禅国王——波罗殊提王来捉优填王,受七年锁脚囚禁。果七年后失国。 由此观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因恭敬三宝而可获福田;因不敬三宝而必失福报。欲修福者。当发自内心,恭敬供养。祈勉励。 若欲种福田,亦可敦请宾头卢尊者(即十六罗汉中之长眉罗汉),按《请宾头卢经》曰:“请时,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犁山,至心称名言:大德宾头卢颇罗堕誓,受佛教敕(chì),为末法人作福田,愿受我请,于此处食”。即可。 于本经中,宾头卢尊者表法有二:“一者,不可显神通。二者,应当修福。不显神通,为真佛子,应当修福,是净业人。仁者,自砺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