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飞扬端 |
释义 |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飞扬端 年份 feih iaugh dorn 别名 小飞扬草、地锦 来源 大戟科植物千根草的全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多数纤细的匍匐茎,长达15厘米。单叶对生,小,长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8毫米,宽3~4毫米,顶端圆,茎部偏斜,不对称,圆形或截平,边有细锯齿稀全缘,两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花单性同株,无花被;杯状聚伞花序单生或少数簇生于叶腋;总苞陀螺形,外被短柔毛,顶端5浅裂,腺体4,有短柄及极小的白色瓣状附属物。蕨果卵状三棱形,外被短柔毛。种子长圆形。花果期6~11月。 生态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产于广西凌云、邕宁、陆川、桂平、平南、岑溪、钟山、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云南、江西、福建等省份。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 味微酸、涩,性微凉。 功效 清热解毒,健脾消食,利水,止血,收敛止痒。 传统应用 治小儿疳积、痢疾、肠炎、腹泻、皮炎、湿疹、乳腺炎。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方例 1.肠炎痢疾 飞扬端(小飞扬草)鲜全草30克,水煎服。 2.乳腺炎 飞扬端(小飞扬草)适量,配黄糖捣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