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释义

病症简介

尿量正常或尿量较多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特点是尿量正常或较多,但氮质血症逐日加重乃至尿毒症,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非少尿型急性肾衰。此型急性肾衰病人肾小管回吸收能力受损,远较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甚。因小球滤过液不能被小管大量回吸收,结果尿量反而增多或接近正常。但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实际上是降低的,所以尿素氮等代谢产物仍然积储在体内,产生氮质血症以至尿毒症。

致病因素

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致病因素与少尿型不同,前者是由于肾毒性物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造影剂所致,而少尿型多由手术、肾缺血导致。非少尿型者化验指标较少尿型变化轻。呈等张尿,尿钠含量较少,排钠分数较低,小于1%,血肌酐升高程度较轻/肾功能恢复较快,非少尿型的合并,症较少尿型者少,病死率亦低,需透析者少。但其病死率仍有26%,个别严重病人仍需透析治疗。近年来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可达70%-80%。 除了因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以外,近年由于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使用增多,而药物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多是非少尿型。此外,急性肾衰早期合理使用利尿剂、多巴胺和甘露醇等增加肾血流以及尿液的冲刷作用,也常常表现为非少尿型。

发病机制

现在认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缘于以下三点:①损伤的肾单位的不同一性。除肾单位存在不同一性外,肾单位的液体动力变化亦不同。非少尿型者肾单位间液体动力学变化有较大差异,有些肾单位肾血液灌注量不减少,无明显血管收缩,血管阻力亦不高,而另尸部分肾单位的肾血流灌注量少,血管收缩显著,且血管阻力升高;

②在同一个肾单位内,肾小球与肾小管受损程度亦不一致。肾单位受损轻重不—,肾小球受损的程度亦不同。由于肾小球受损,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升高。但在某些肾单位由于肾小管受损轻,钠、水转运功能障碍轻,故钠排泄分数及水排泄分数均增高,导致尿量并不减少;

③Coligorsky等提出了在亚致死性急性肾衰肾小管阻塞机制的假设。在损伤早期仅有组胞—基底膜粘附的破坏,可出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从基底上脱落,出现于肾小管腔。尚未出现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并在管腔内聚集成团和/或脱落细胞与未脱落上皮细胞粘附,而阻塞管腔。这些脱落的细胞可被管腔内液冲出并在尿中出现。形态学检查可见小管壁上皮细胞连续性破坏,出现裂隙,功能检查可证实有回漏现象。此期与临床上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相符。

病症治疗

(一)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二)针对发病机理的主要环节。引起急性肾衰的主要环节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肾缺血,肾实质损害,最后发生肾功能衰竭。因此,预防措施应包括消除病因和控制发病环节。

1.补足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2.解除肾血管痉挛。

3.解除肾小管阻塞。

(三)少尿期治疗。主要是调整体液平衡,避免高血钾症,积极防治尿毒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治疗感染。

1.严格限制入液量:必须严格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出为入,防止水中毒。

2.饮食疗法。

3.防治高钾血症。

4.纠正酸中毒。

5.积极治疗感染。

6.早期预防性透析治疗。

(四)多尿期治疗。

(五)恢复期治疗。增强体质,加强营养,适当锻炼,以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应尽量避免一切对肾脏有害的因素,如妊娠、手术、外伤及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定期查肾功能及尿常规,以观察肾脏恢复情况。一般休息半年可恢复原有体质,但少数患者,由于肾脏形成不可逆损害,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则按慢性肾功能不全予以处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