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菲利浦·卡普乐
释义

菲利浦·卡普乐(Philip Kapleau,1912年8月12日-2004年5月6日):美国禅师,曾于日本三宝教团(融合临济和曹洞传统)接受禅宗训练。

早期生活

卡普乐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少年时曾做过图书管理员。后来学习法律并成为一个法庭书记员。1945年,他作为同盟国的首席法庭书记官出席国际战争法庭主要战犯审判。这个审判主要负责审判纳粹领袖,是纽伦堡审判的一部分。卡普乐后来还参加了东京审判。在东京,他接触了禅宗并被吸引,特别是参加了铃木大拙的讲座后。后来他回到了美国并拜会了铃木大拙,当时铃木大拙从北镰仓到哥伦比亚大学作一个禅学讲座。由于不满足于对禅宗的粗浅认识,卡普乐于1953年移居日本,一心学禅。

禅宗训练

卡普乐先后师从中川宋渊(1907-1984)、原田祖岳(1871-1961)和安谷白云(1885-1973)。在接受了13年的训练之后,他成为祖岳的法嗣。1965年,卡普乐在安谷白云座下剃度出家,并获准传法。但是卡普乐和安谷白云后来在教学方法上产生了分歧。卡普乐自己承认他并没有完成公案的学习,他只完成了安谷白云教学的三分之一即《碧岩录》的学习。其他公案包括《从容录》、《传灯录》、《洞山五位颂》,他并没有研习。卡普乐通过的公案包括《无门关》(96则包括评颂)和《碧岩录》(100则),如果他完成了这些的话。但是山田禅师声称卡普乐最多只通过《碧岩录》的37则公案,但卡普乐对此则有异议。后来卡普乐自己独立教学禅法,并不是作为安谷白云的法嗣传法。毫无疑问,卡普乐和他的众多弟子对西方的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作和教学

卡普乐结集出版了其他禅师的谈话,还出版了在家居士和法师的访谈,记录了禅宗的实际学习方法。1965年,他的《禅宗三柱》出版,这本书翻译成了10多国语言,现在还在印刷。这是第一本用英文写成的,但是不是以哲学的角度,而是以实际修行的角度禅宗书籍。1965年,他受邀回到美国,在纽约的罗切斯特指导禅修。1966年,他离开日本,创立了罗切斯特禅修中心。在后来的四十多年里,他以该中心为依托,广泛传法,他的法嗣包括男女学生。卡普乐对日本的禅宗传统作了一些修改,例如,他会要求学生用本国语言念诵心经。他经常强调,禅宗之所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是因为禅宗没有外在的固定教条。但是,与此同时他也说形式和本质之间并不容易区分,必须十分小心才不会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倒掉。卡普乐禅师著述颇丰。他之所以这样勤于写作,是为了让禅宗的思想和洞见能传给更多的人,并不仅仅限于出家人和佛教徒。卡普乐的素食观也广为人所知。在西方,他的书被人广泛阅读,他的弟子也到处弘法利生。卡普乐禅师晚年患了帕金森症,他的行动由此大受影响。因此,他乐于在禅修中心和络绎不绝的来访者作生动机敏的互动交谈。2004年5月6日,他于罗切斯特禅修中心在众多弟子及好友陪伴下安详离世。

灵丹妙粉

卡普乐禅师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灵丹妙粉(Grist for the Mill),他的意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麻烦和考验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灵丹妙粉,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鉴于此,他的墓碑是用Chapin Mill禅修中心的磨石作的,这个禅修中心的土地是罗切斯特禅修中心成员Ralph Chapin所捐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4: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