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房德仁 |
释义 | 烟台大学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10 籍贯:山东省青州市 民族:汉族 职务/职称:化院副教授 /理学博士 学习与工作经历1978.9~1982.8 在山东大学化学系学习 无机专业 获理学学士。 1982.8~1985.8 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习 物理化学专业 获理学硕士。 2007.9~ 2010.5 在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习物理化学专业 获理学博士。 1985.8~2001.11 在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 2001.11至今 在烟台大学化学院应用催化研究所工作。 研究领域1 Cu/Zn/Al系催化剂的研制开发; 2 气体净化催化剂的研制开发; 3 新型制氢催化剂的研制开发; 4 精细化工产品及催化剂的研制开发。 主要从事多项催化剂的研制和基础研究,例如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脱氢催化剂、酸碱催化剂、气体净化催化剂等有关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方面的催化剂研制以及新型制备技术研究;另外,还从事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例如杂原子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在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等 主要科研成果· 1985-1987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Z412/Z413油田气蒸汽转化制氢催化剂的小试研制工作,目前该组催化剂已经实现工业化,并用于国内的多个大型合成氨厂和合成甲醇厂,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88-1992 作为题目组长,负责完成了QTS-01常温氧化锌脱硫剂的研制、工业生产及工业应用工作,目前该脱硫剂已应用于国内的多个生产厂,其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93 1 11222.2),均为第一人; · 1992-1994 作为题目组长,负责完成了QSJ-01 型常温有机硫水解催化剂的研制及工业应用工作,目前该催化剂已应用于全国数十家不同类型生产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94 1 10471.0),均为第一人; · 1994-2001作为题目组长,负责完成了D803型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实验室研制、中试放大、工业生产及工业应用,其性能达到丹麦TOPS¢e公司MK101的水平(该催化剂的性能为国际最高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0111187.6),均为第一人; · 1989-1991作为题目组长,负责完成了PS-1型阴离子变性淀粉的研制及工业生产(山东博兴变性淀粉厂),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S-1型阴离子变性淀粉主要用于造纸、纺织等行业,其用户遍及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 1993-1994作为题目组长,负责进行了杂多酸盐催化苯酚羟基化制备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研制工作(与美国UOP公司合作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 2003-2004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由冶金级硅(99%)制备太阳能级硅(99.99%)的研究工作,并已在福建龙岩建成5000吨/年的工业生产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国家,年利润5000万元以上; · 2003-2009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厚壁中孔材料Cu/Zn/Al2O3的合成及其在仲丁醇脱氢制备甲乙酮催化剂的小试研究、放大生产及工业应用,其总体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经进行工业生产(催化剂名称YTDH-1)。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8 1 0014921.8;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厚壁中孔材料Cu-Zn-Al-O的制备及其在仲丁醇脱氢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均为第一发明人。 · 2006-2009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催化剂活性较原来的催化剂提高40%以上,正在组织工业化生产。已经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229520,为第一发明人; 承担科研项目· 2003-2005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常温活性炭精脱硫剂和常温双功能活性炭精脱硫剂的研制工作,其中常温活性炭精脱硫剂已经工业试生产; · 2004-2006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高温脱氯剂和高温脱硫剂的研制工作,并已完成中试放大实验和工业试生产; ·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实验室研制工作和工业试生产; ·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纳米金催化剂的中试放大工作,并参与实验室研究工作; ·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过碳酸钠、过氧化硫脲、发孔剂H、活性白土等化工产品的实验室研制工作; ·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碱式碳酸镍的研制与产业化; ·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钼酸铵的研制与产业化; · 2006-2007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常温气体脱氨剂的实验室研制工作; · 2006-2008作为项目负责人, 负责完成了高强度分子筛的的实验室研制工作和放大生产; ·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电解食盐水微量碘脱除催化剂及其工艺的研制工作; ·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进行了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研制工作; 代表性论文1. Au-CuO/TiO2催化剂用于CO2中微量H2的脱除 房德仁,任万忠,徐秀峰,廖卫平,吕宏缨,安立敦 催化学报,2008,29(12):1211-1214 2. 老化时间对Cu/ZnO/Al2O3合成甲醇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房德仁,刘中民,徐秀峰,张慧敏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1):96-99 3.制备溶液pH对CuO-ZnO/Al2O3催化剂前体物相及其CO水汽变换活性的影响 房德仁,刘中民,杨越,张慧敏,林金土 石油化工,2005,34(11):1032-1036 4.加料方式对Cu/ZnO/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质的影响 房德仁 , 刘中民,黎晓琼, 张慧敏,许磊 燃料化学学报,2004,32(6):734-739. 5.沉淀温度对CuO/ZnO/Al2O3催化剂前驱体物相及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的影响 房德仁,刘中民,杨越,孟霜鹤,索掌怀,陈峰 催化学报,2004,25(11):920-924. 6.铝盐加入方式对CuO/ZnO/Al2O3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房德仁,刘中民,刘德臣,张慧敏,孟霜鹤,王立刚 石油化工,2004,33(11):1041-1045. 7.沉淀pH对Cu/ZnO/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能的影响 房德仁,刘中民,黎晓琼,张慧敏,许磊,徐秀峰 石油化工,2004,33(7):622~626. 8.压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变色点性质的研究 房德仁,李海洋,李士芹,张慧敏,刘中民 燃料化学学报,2003,31(6):610~614. 9.富氢条件下Au/γ-Al2O3催化剂上CO的选择氧化反应 房德仁,张慧敏,郭清华,齐世学,邹旭华,安立敦 催化学报,2003,24(9):691~964. 10.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工业侧线试验 房德仁,李海洋,李士芹,隋国荣,许桂忠,肖雷 石油化工,2003,32(6):504~508. 发表文章近40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