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思 |
释义 | 《别思》这首诗跳跃性强,四个时间点穿插其间:描写现在的分别场景,追忆过去的幸福生活,述说别后的思念,想象再相逢时的彼此。另外穿插了今生来世的大感慨。诗人要和情人人分别了,分别的日子很长,即使有相逢的机会,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相爱,因为彼此已老去,更何况,分别的日子里,谁保证不出意外,因此诗人很无奈,也很遗憾。 作品名称:《别思》 创作年代:唐宋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白衣卿相 诗词原文白衣卿相◎著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注释译文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我们在长亭送别,正是霜秋。此时我们都很年轻(青丝),再相逢却不知要经过多少年,遥想那时恐怕我们已老去(白发)。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今生我们错过在一起的机会(因为要分别了么),但不后悔;来时若有缘的话,还可以把情分继续。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曾经我们在一起很快乐,那些日子让人缠绵难忘;可岁月催人老,这一别后,再相逢时青春的容颜已逝,怎还能像以前一样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不堪情浓却被山水阻隔,还是让这份思念与情意淡去,在南山自在起舞吧。 诗歌赏析十里相送,依依不舍。白头偕老之约,岂待几十年之久?霜染青丝,瞬间白头。 今生错与不错,皆无怨无悔。相约来世,纵有缘相会,世事变迁无常,可共续前缘否? 笑靥如花凋零,容颜似水流逝,青丝瞬间白发。 一世之情,几世痴缠;几世之情,一世能消。强极则辱,情深不寿。 前世今生,六道轮回,终不能改易“情”之所系。 诗词趣闻“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见于《职场屠龙术·骊珠》封底,喻此书六道轮回主旨。 这首《别思》,牵扯到网上一桩聚讼纷纭的著名公案,就是徐克版《倩女幽魂》中,在一家野店,宁采臣与小倩深夜展开一幅画卷,边上题了一首诗,很多网友都误以为是改编自我的《别思》,甚至北大史学论坛诸学子经过一番严密考证后,推断我是“49年后去香港的一个鸳鸯蝴蝶派”。 1959年李翰祥版的《倩女幽魂》,有“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这首诗,基本符合格律,推测是编剧王月汀作的。第一句可能改自蒲松龄“秋色平湖绿接天”,末句明显改自卢照邻的“愿作鸳鸯不羡仙”。 之后,徐克翻拍《倩女幽魂》,其中画上有诗:“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首,不符合绝句基本格律,应该是监制徐克或编剧阮继志根据李翰祥版那首率性而改的。 之所以会把徐克版中的这首诗和我的《别思》联系起来,实在只是第一句作怪。“平湖”在浙江,蒲松龄《聂小倩》一文的故事发生在浙江金华附近。我的《别思》首句是“十里长亭霜满天”,“十里长亭”,很平常的古人送别地点,并未特指某亭。“霜满天”也是常见语,张继《枫桥夜泊》便有“月落乌啼霜满天”句。 再说第二句。徐版对李版改动不小,但比李版意境好。“寸寸青丝愁华年”,是一个固定的意象。我的“青丝白发度何年”,则是一个“动态”的意象,初为“青丝”,长亭外,霜落于头,而成“白发”,正是转瞬千年之叹。 再后面,就没什么相似的了,除了尾句的韵脚“仙”字。 记得首先提出徐克版诗本于《别思》的,是个在德国的留学生。估计他当初只是看到二者字面的接近,而没去考究内涵的不同。常写诗词的朋友应该很清楚,用同一韵脚,出现这种字面相似,是不足为奇的,很难就此推断二者之间有渊源。 诗名由来其名字源于柳永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任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作者简介白衣卿相,白衣者,平民着装,是谓平民之意;卿相者,古指进士。唐宋重进士及第,世人有才,进士不第,是为不美,故推为“白衣公卿”,世谓“白衣卿相”。 宋代词人柳永父、叔、兄、子、侄皆为进士,自身却仕途不济,年半百而赐进士出身,故尝自谓“白衣卿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