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形成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丛书名: 青年学者文丛

平装: 29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开本: 16

ISBN: 9787308083737, 730808373X

条形码: 9787308083737

尺寸: 22.6 x 16.2 x 2 cm

重量: 59 g

作者简介

彭发胜,安徽巢湖人,1972年生,北京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合肥工业大学讲师。主要致力于翻译学、中西文化比较与交流方面的研究,参与编著译多种书籍,出版过《美国散文经典》、《诺贝尔获奖演说》、《英汉对照三字经·千字文》等译著,在《中国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形成》内容简介:关于文化、学术和翻译的阐述构成了这本《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形成》的理论框架。以文化三元层级空间和学术三维为理论背景,以翻译概念为线索,《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形成》的主体部分展示了五位重要学者的学术思想,特别是与科学观念和方法论相关的学术思想。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策划的《浙大人文青年学者文丛》与读者见面了,这实在是一件什得特别庆贺的事。

值此庆贺之机,不揣粗陋,说一点与当下人文工团学科的境遇与发展相关的感想,与《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形成》《文丛》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们交流求教。

目录

总序

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化的欧化趋向略论(辜正坤序)

前言

第一章 文化空间和学术维度

第一节 传播与文化空间

第二节 学术维度

第三节 人物谱系

第二章 严复的三重使命

第一节 也说严复的用心

第二节 《天演论》的厚文本

第三节 译名之难

第四节 严复译名的分类与辨析

第五节 传播科学观念与科学方法

第三章 王国维的学术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与科学

第二节 在翻译与著述之间

第三节 二重证据法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 梁启超的译论和方法论

第一节 康梁之间:仁爱与尚通

第二节 译论和新语

第三节 进化与分析

第五章 胡适的平等主义和方法论

第一节 普遍平等主义

第二节 译论与翻译

第三节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第六章 金岳霖的哲学观和语言观

第一节 面对休谟问题

第二节 几对重要概念

第三节 “永真”的归纳原则

第四节 理有固然,势无必至

第五节 语言观和翻译观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