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AT-3反坦克导弹 |
释义 | 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拥有机载型号的第一代轻型反坦克导弹,也是苏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性能较为先进的反坦克导弹,由位于柯洛姆纳的涅波别季梅(Непобедимый)机械制造设计局,于5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车载原型及改进型分别于1961年和1963年开始服役,装备前苏联/俄罗斯的БРДМ装甲战车,1965年5月日首次出现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上。随后,其机载改进型分别于1968和1969年开始服役,装备苏联/俄罗斯的各型武装直升机。 命名该系列导弹的系统代号和命名为9К11/9К14(ПУР-64)“婴儿”(Малютка),陆军使用代号为3М14/9М14、9М14М/П。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T-3A/B/C“萨格尔”(Sagger)。 结构和性能特点该弹采用无尾翼、后置弹翼气动外形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方案。4片双后掠弹翼分布在弹体后部,呈X形配置,并有3.25°的安装角,产生导弹右旋的滚动力矩,获得8.5r/s的巡航转速。每片弹翼由上下两部分铰接而成,前缘后掠角分别为45°和15°,上部翼面可向下拆叠,便于装箱运输。早期型号上用的1支曳光管,位于后舱外部第2象限翼片左内侧,从翼根延伸到接近弹体尾端,供直升机或装甲战车射手对发射后的导弹进行人工跟踪控制。该曳光管装两种发光药,副装药与助推发动机同时点火,在导弹初始飞行段(0.5~1.0s)发出弱可见光,不影响射手观察跟踪导弹;主装药在巡航段发出强红光,使射手能对3000m处的导弹观察跟踪。最新型号上用2个红外辐射源,装在后舱外部第1、3象限2片弹翼根部。 为便于装运,在结构上将导弹分为前后两个舱段,即战斗部舱和弹翼筒舱,两者通过卡簧快速安装连接。聚能破甲战斗部由风帽组件、壳体组件和装药组件构成,穿甲厚度180mm(均质钢板)。压电触发引信位于战斗部后端,触发时间20~30μs,解除保险距离70~200mm。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位于后舱,前端为助推发动机,后端为主发动机,两者同轴套装连接。助推发动机的4个逆向喷管位于前端外壳上,各喷管轴线与弹体纵轴呈15°夹角。 为增大导弹的自旋速度(达到8.5r/s),喷管轴线与弹体母线呈50夹角。环形助推药柱外径112mm,长度90mm,重量0.68kg,工作时间约0.65s,推力210.9dN。主发动机的两个喷管与弹体轴线呈7°夹角,尾喷口各有1个摆舵,用于推力矢量控制,其极限偏转位置为±14°。圆柱形主药柱直径65mm,沟槽宽度9mm,重量1.525kg,推力7.26dN,由延时器保证在导弹发射后0.45~0.90s点火燃烧,以防止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开始工作之前,发动机燃气进入舵机使摆帽偏至极限位置。 弹上制导控制系统位于后舱主发动机喷管与壳体空间,包括线管、配电器、三自由度基准陀螺和脉冲调宽电磁式舵机。线管内的电缆和弹上三芯导线,使车载/机载制导控制系统与弹上制导控制系统相连,供射手对导弹实施跟踪控制。该陀螺采用拉索获得旋转动力,1根钢索通过圆柱形转子中间的开槽,缠绕在转子轴颈上,钢索一端通过两个销钉固定在转子上,另一端通过拉杆固定在发射架上,发射时导弹飞离发射导轨,使缠绕着的钢索拉开,从而使陀螺转子旋转,转速达到2700r/min。电磁式舵机根据射手按照弹上陀螺仪发回的滚转基准信号,通过指令传输导线经由配电器分配的控制信号,带动位于发动机尾喷口燃气流中的摆舵偏转,从而改变导弹的推力矢量方向,获得改变导弹飞行方向的控制力。 该系列导弹直到80年代初才停产,共生产20000枚,曾大量出口亚、非、拉及东欧各国,并转让生产技术。 系统优点该系列导弹的主要优点,是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抗干扰性能好;其主要缺点,是攻击盲区大,飞行速度慢,且前两个型号(AT-3A/B)目视跟踪、手动控制,命中精度低,后一个型号(AT-3C)虽改用红外跟踪、半自动控制,进入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之列,但射程、射速和威力均受到限制,将为性能更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所取代。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最大射程 3km 最小射程 0.5km(AT-3A/B) 0.4km(AT-3C) 最大速度 120m/s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手动有线指令(AT-3A/B) 半自动有线指令(AT-3C) 引 信 触发压电引信 战 斗 部 聚能破甲,2.5kg 动力装置 2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11.3kg(AT-3A/B) 11.4(AT-3C) 弹 长 0.831m 弹 径 120mm 翼 展 0.393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