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多视角中的诠释-儒学文化的现代展开与实践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张能为

出 版 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11103489 ; 978-7-81110-348-9

I S B N : 9787811103489  出版时间: 2008-7-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55

定 价: 35 元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人类文化的全球化背景,尤其是从西方哲学文化的宏观视野下,多角度、多层面地探讨儒学文化的价值判断与现代命运,就人的教育与培养、社会稳定与治理、儒学价值的现代落实与实践、西学与儒学、儒学文化与东亚经济及社会管理、儒学精神与社会改造、儒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儒学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世界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儒学的价值判断与现代命运

第一节 文化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一、文化思想的价值取向:参照系问题

二、参照系选取的两大原则

三、文化的多样态性与文化的交流、对话

第二节 文化原理、文化体系及儒学的文化价值

一、“文化”概念与含义

二、人类文化体系的基本形态

三、人类文化演进视野中的儒学文化

第三节 儒学价值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

一、“义”与“利”

二、“理”与“欲”

三、“天”与“道”

四、“家”与“国”

第四节 儒学文化的现代命运

一、儒学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文化诉求

二、作为建设中国现代文化之基础的儒学文化

第二章 先秦儒学:人论与教育——社会发展的关键

第一节 由繁荣走向内乱的领主分封制与思想黄金时代

一、“殷周之变”与孔子向往的礼制德政

二、思想黄金时代的百家争鸣与一元定格的“周秦之变”

三、传统观念变化与新思潮兴起对先秦儒学的影响

第二节 先秦儒学的人文关怀及其精神价值

一、“仁者,爱人”——先秦儒学的为人之道

二、“人禽之辨”——人之本性的价值考量

三、“义利之辨”——人性培育的深层思考

第三节 先秦儒学的修身立世与教育本位

一、“为仁由已”的求仁历程和道德修为

二、“有教无类”的社会理念和纵向人才流动

三、人文教育对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先秦儒学的人伦系统与忠孝一致的社会秩序

一、政治与道德合一是社会政治礼制建构的价值基础

二、先秦儒家集团文化中人伦系统的建构

三、先秦儒家文化中忠孝一致的纵向人际关系

四、以和为贵的生存方式

第三章 宋明理学:社会超稳定结构形成的文化基础——社会发展的保证

第一节 儒学制度化与宗教化的双向互动

一、儒学的政治哲学品性

二、儒家学说的制度化及其内在机制

三、儒学的神圣化和宗教化

第二节 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承续与发展

一、宋、元、明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四章 现代新儒:本体重建与价值实践

第五章 儒学文化与西方哲学的融通——“援西学入儒学”

第六章 儒学文化与东亚经济及社会管理

第七章 儒学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改造的文化反思

第八章 儒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发展

第九章 儒学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影响与未来世界价值建构

附录:“由哲学达到的理想人生”——冯友兰对中国人生哲学的一种西方式解读与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