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释义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根据寡核苷酸的大小来分离,因此可将全长产物与不完整的短分子分开。原理:蛋白质或多肽与SDS结合,经热变性和二硫键的还原,形成所带负电荷相对一致的非折叠衍生物,其泳动速度主要由分子量决定。 简介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根据寡核苷酸的大小来分离,因此可将全长产物与不完整的短分子分开。电泳时通常每一泳道至少加1mg合成的寡核苷酸,电泳后在紫外灯下定位寡核苷酸条带,将长度正确的寡核苷酸从凝胶上切下。 电泳实验步骤凝胶的制备: 凝胶由分离胶和浓缩胶组成:上层为浓缩胶,凝胶孔径较大,没有分子筛效应,其pH为6.8,由于快慢离子所形成的高电压梯度,使得变性蛋白质分子在泳动中被压缩为很薄的一层,大大提高了分辨率。下层为分离胶,凝胶孔径较小,有分子筛效应,pH为8.8,变性蛋白质分子所带负电荷基本一致,泳动速度主要决定于分子量。 制备顺序为先灌制分离胶,然后在分离胶上灌制浓缩胶: (四人一组) 1. 在两块玻璃板间夹以垫条,用手夹住玻璃板放入电泳槽主体内,缺口朝外,再插入斜楔板。 2. 拿一小烧杯,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12%分离胶) 单体溶液 4ml 分离胶缓冲液(pH8.8) 2.5ml 分离胶缓冲液(pH8.8) 3.3ml 10%SDS 100ul 10%TEMED 30ul 10%过硫酸铵 70ul3. 上述溶液混匀后,用滴管迅速加入两玻璃板间,灌注高度为红色背景下沿线。然后滴上少量水饱和异丁醇,静置约15分钟。 4. 待凝胶与异丁醇出现分层时,倒去异丁醇,用洗瓶冲洗凝胶顶部,然后拿一烧杯,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4%浓缩胶) 单体溶液 0.4ml 浓缩胶缓冲液(pH6.8) 0.38ml 超纯水 2.15ml 10%SDS 30ul 10%TEMED 15ul 10%过硫酸铵 30ul5. 上述溶液混匀后,用滴管迅速加入已制好分离胶的玻璃板间,灌满后,小心插入梳子,静置30分钟。 6. 待浓缩胶凝固后,小心拔出梳子。小心取出玻璃板,取掉垫条后,缺口朝内放入电泳槽主体,插入斜楔板。 两组用一个电泳槽主体,两组玻璃板间即为上槽。 7. 装好的电泳槽主体放入下槽,往上下槽加入 Tris-甘氨酸电极缓冲液。用滴管冲洗凝胶顶部,并赶走底层的气泡。 样品制备: 蛋白质样品需变性并结合SDS,形成所带负电荷相对一致的非折叠衍生物。四人一组,取一1.5离心管,加入30ul鼠IgG样品和30ul样品缓冲液,混匀后沸水浴5分钟,3000rpm离心数秒,每人取10ul加样。 电泳: 连接电泳仪,选择电压为40伏,蓝色指示剂移动至凝胶底部即停止电泳。取出玻璃板,用保鲜膜包好,置冰箱待明日做蛋白印渍(Western-Blotting)。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