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断裂线: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冲突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断裂线: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冲突 作 者:(美)杜马斯 著,蔡蓓娟 译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1 版 次:1 页 数:232 字 数:190000 印刷时间:2011-1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8628578 包 装:平装 22543680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简介:查尔斯?杜马斯总是与众不同。在我们全力解救全球金融体系时,他却在《断裂线: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冲突线》一书中指出了关于未来发展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实。 美国又回到了债务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只不过这一次负债主体换成了政府。随着风险的不断攀升美国从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也逐渐减少。而中国也正走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和巨额盈余的发展模式…… 作者还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规模过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通货膨胀。尽管美国是世界公认的市场经济发源地,但中国的通货膨胀似乎对经济过热(和萧条)更加敏感。他认为,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度的国内投资,中国所需要的是消费的增长。投资浪费已经触目惊心。中国的病根是过度储蓄推动了低效的投资,降低了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浪费,另一个就是泡沫。 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的速度已经令世界叹为观止,但如果中国普通民众的消费需求能被激发出来,其经济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将更加均衡。 作者简介查尔斯?杜马斯 自1998年以来,查尔斯?杜马斯一直是朗伯德街研究所这一全球服务机构的主席,也是全球一流的宏观经济学预测专家之一。他曾担任过《经济学人》的记者,通用汽车和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以及摩根大通并购部总经理。 目录前言 VII 第一章 最根本的“冲击”:全球化 “自由和限制总是相互依存的。”当全球化突然席卷而来之时,我们似乎忘记了这句至理名言,无规则、无限制的行为受到鼓吹,全球化被过度利用直至突然崩溃。 第二章 中国的巨额储蓄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随着中国所占出口市场份额的上升,促使其市场份额加大的汇率制度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施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将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冲击。 杠杆化时期:1982~2007年 家庭债务的累积及面临的压力 金融衍生产品:既迷惑了投资者也迷惑了银行自身 企业负债:1989年、1999年和2007年的泡沫 始于1998年的欧亚储蓄过剩 固定汇率制度:储蓄过剩国家的政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