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都江堰市教师进修学校 |
释义 | 都江堰市教师进修学校,前身为灌县教师进修校。始建于1962年8月,是都江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基地。学校原地处市区灵岩路,占地7亩,拥有校舍面积4770㎡,其中教室面积567㎡,实验室面积681㎡,图书室面积228㎡,图书1.1万册,学员宿舍、食堂面积1425㎡,学校微机房有微机30台,学校运动场面积777㎡。 学校在“5.12”地震中房屋设施受到严重损坏,现已全部拆除。目前学校临时办公地点在都江堰市奎光路团结巷(原团结小学内)。新学校重建正在规划设计中。 学校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行政人员10人、教师14人(中高级职称占92%,高级职称占50%),办公后勤4人。 学校从1962年办学至今,经历了由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到以教师全员继续教育为主、再到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的转型过程,学校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向高,由弱向强到逐渐边缘化的漫长时期。在学历教育方面,学校先后举办离职、函授中师、幼师班、卫星电视中专班15个,毕业学员700多人,电大专科、本科班14个,毕业学员1000多人,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联办各专业专、本科班18个,毕业学员1600多人,同川师大、西华师大联办研究生课程培训、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教育班4个,结业学员200多人,在读29人;同时举办小学教师 “专业合格证书”、 初中教师“三沟通”和高中教师“学历换证班”13个,结业学员1000多人。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先后举办小学各学科教师进修班20多个,参训学员2000多人次,各类骨干班21个,结业学员1100多人,各类初中、小学干训班19个,结业学员700多人,青年教师培训班12个,结业学员700多人;同时,从1990年开始,采用专题送教与集中办班形式,开展九年义务教育段教师三轮全员培训,参训人次逾万。从1995年至2006年连续开展教师全员三项、五项到七项基本功训练与检测活动,完成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近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全市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课程改革和均衡教育,今天都江堰市教师进修校担负起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时代重任。通过对现实的系统调研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教师教育的重、难点及其改革方向有以下方面:(一)城乡教师队伍素质落差大,城乡教师资源结构亟需均衡化。(二)教师专业化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亟需营造良好氛围并建立长效运行与激励机制。(三)教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陈旧低效,远离实际,亟需开发和建立教师为本,实践取向,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与培训模式。(四)队伍状况堪忧,亟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度、能进能出的专兼职培训者队伍。 当前,为进一步落实成都教育确立的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远大目标,认真贯彻“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我校系统开发和充分利用优质培训课程,全面创新培训机制、模式和管理。可持续地推进全市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加快教育的软实力提升。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师教育工作:(一)重建与创建相结合,逐步实现《都江堰市教师进修学校灾后重建五年发展规划》的各阶段目标。(二)以干部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为龙头,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中小学干部系列化专题培训,带动教师教育工作全面发展。2.抓好都江堰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增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3.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培训者队伍综合素养。4.扎实新入职教师培训,为新教师职业生涯奠定基础。5.注重全体教师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努力提升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与品位。6.继续做好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三)成立名师工作室,创新骨干教师快速成长的培养机制。(四)挂牌教师发展基地学校,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化、现代化发展。(五)制定《都江堰市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办法》,规范化地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六)继续办好《师训动态》,以引领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各校教师教育交流平台。(七)筹建都江堰市社区教育学院,依托中小学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和教学点,开启并促进我市社区教育的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