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豆冠年华
释义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用“豆蔻年华”来描述“平均年龄”“22岁”的警花,毕竟“嫩”了点。芳龄“十三余”,就现在的学制计算,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岁数,而平均22岁,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年纪了。两者之间,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少差距。平均1.69米的个头,大多不会有“娉娉袅袅”的身姿。选拔警花毕竟不是选拔模特。

令意:原意指十三岁左右的少女,现在也指青少年的美好时光,或青少年时期。

古代也有年龄称呼

孩童时期称为“总角之年”。

女孩十三四称为“豆蔻之年”。

女子许婚要结发上簪(zān),因为古代二十许婚者少,十五许婚者多,所以这一特点就用来称呼女孩十五岁,叫做“及笄之年”

女孩十有六岁就被称为“破瓜之年”。

男子二十岁可以称为“弱冠之年” 男“而立之年“就指人到三十岁,”

“不惑之年“就指人到四十岁,”

“知命之年“就指人到五十岁,”

“耳顺之年“就指人到六十岁。”

八九十岁被称为“耄耋(dié)之年”

人到百岁可以称为“期颐之年

“而立之年“就指人到三十岁,”

八九十岁被称为“耄耋之年”

人到百岁可以称为“期颐之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