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亚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初探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平装: 238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502950309 内容简介《东亚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初探》共分为十一章。第1章总结介绍了气候学、气候系统研究的特点和现状及气候模式的发展。说明了东亚生存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变化,以及东亚气候系统的复杂性。第2章重点介绍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系列的发展及对其性能检验的模拟实验,通过相关的敏感性试验提高模式模拟的准确性。第3章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湍流动能闭合对区域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第4章研究的内容是青藏高原积雪对中国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第5和第6章主要研究了土壤温、湿扰动、植被变化等边界条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第7章的内容是海温变化对东南沿海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第8章研究了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第9章的主要内容是工业化进程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第10和第11章主要内容是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全新世及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的模拟研究。 《东亚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初探》内容主要运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对东亚气候模拟,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可以作为研究东亚气候模拟的学习材料,对初学者和深入学习者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录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区域气候模式(RegCM)简介及性能检验 第3章 湍流动能闭合对区域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第4章 青藏高原积雪对中国夏季风气候的影响 第5章 土壤温、湿扰动的气候响应 第6章 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第7章 海温变化对东南沿海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 第8章 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 第9章 工业化进程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 第10章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全新世东亚季风气候的模拟研究 第11章 区域气候模式对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的模拟研究 参考文献 序言目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暖是由自然气候振荡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人类面临一系列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为迎接地球的可居住性这一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的挑战,国际科学界组织了空前规模的合作研究计划一一“全球变化”,并提出了许多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对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大大增进了人们对复杂地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针对这些重大科学问题,目前采用的研究手段主要包括:观测和分析、气候模拟研究、理论解释。气候模拟因其可试验性,已成为研究气候变化机制与预测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而东亚复杂的地貌和季风气候系统是验证气候模拟的理想地区,同时,大量的水文环境及气候变化的证据也有待于通过气候模拟来进行动力学机制解释。 对于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目前大多采用全球气候模式来进行研究,多数全球气候模式的空间分辨率仍比较低,对降水变化区域分布详细特征的描述能力不足;同时,模式本身也往往不能很好地刻画对降水有重要影响的中尺度强迫过程,因而对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较为有限,用来研究东亚区域气候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亚洲季风是全球最为复杂的季风系统,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性质各异的子系统——南亚季风系统和东亚季风系统,受这两个季风系统的不同影响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东亚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要对其历史演变情况进行细致研究,必须充分考虑下垫面变化等中、小尺度强迫的气候效应。而区域气候模式能够较好地刻画出区域气候的变化特征,模拟出降水、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小范围变化情况,得到更为精细的气候演变图像,因而已成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