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金寺 |
释义 | 寺一名活佛庵,座落苍霞洲白龙路106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咸丰五年(1855年)、光绪七年(1881年)及民国期间曾重修。传说祀“老泗佛”肉身。寺内有“老泗佛”宝殿、观音厅、放生池等建筑物。殿前石柱上镌刻有清人的对联:“相在人间同六祖,尘离根断证三天”以纪其实。 “老泗佛”传说是明末福清六十都陈氏之子,8岁即茹素,后在囦关落发为僧,法号真修。50岁时返故乡探望母亲,并在福清双金山创建东金寺,数年后圆寂。民间传说,由于他的肉身不坏,寺僧乃龛以祀之,称之为“老泗佛”。清初,福清的东金寺荒废,肉身遂移祀于福州南台苍霞洲今址。福清东金寺复建后,传说曾回祀肉身的两个手指。“文化大革命”中,肉身不知去向。 清光绪元年(1875年),寺僧心慈捐钵资购田,交与怡山西禅寺管理,拟充作身后祭祀之资,并勒碑纪其事,今碑尚嵌于西禅寺方丈室外之墙上。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锡寺中的僧人有品正、性量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东金寺遭破坏,并被街道占用为草索厂、破布厂、医疗器材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1985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开放寺院。由优婆夷陈秀玉主持寺务,进行重修、复建“老泗佛”宝殿,并重塑“老泗佛”金身,增建钟、鼓楼。台湾省台北市的信众多次莅寺进香,并敬献寿山石大香炉与宝鼎。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东金寺一墙之隔的白龙庵,始建无考,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有边门可通,住过僧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