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汉金质龟钮东朝阳侯官印 |
释义 | 【名称】:东汉金质龟钮东朝阳侯官印 【类别】:官印 【年代】:东汉 【文物原属】:东汉旧藏 【文物现状】:留存至今 【简介】: 高2.5厘米 印面正方形边长2.2厘米 印坛高1.1厘米 重63.3克 入手有沉甸甸的感觉,金光灿灿,通体一色夺人眼目,当是用黄金铸造。古代印章对黄金纯度的提炼不能苛求,故古人谓之足金者,八九成金足矣!此印亦然。 该印的印文为“东朝阳侯”四字,印中第二字查《汉印分韵》《说文解字》《新编六书通》等书,均无此字,疑为古人误书的“朝”字。故该印以“东朝阳侯”释文。 该印作龟钮,龟的造型刻划细腻,龟头昂起,双目圆瞪,四足蹲起于印坛之中心,将龟身凌空托起,使龟身与印坛间留出空隙,可以穿绶带或穿绳垂挂于腰间便于使用。龟背由内外二层、大小不一的十三块六角形组合而成。龟尾较长垂直下挂,与龟之二后足形成中心对称的布局。龟足有爪,作四等分为四爪。整个龟钮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似有威猛之感。 龟钮是汉至南北朝高级官吏使用的印章钮式,金银官印皆为龟钮,龟在上古称之玄武,属于崇拜的四灵之一。龟的寿命长,龟的读音又同贵,因此龟是一种吉祥物。官印中多刻制龟钮,其意正在于此。汉时龟钮都是卧龟,刻制比较简单,其中西汉时期的龟首短,龟身俯伏状;东汉时龟首微伸,四腿刻铸清晰,龟甲上多饰六角纹,至南朝时龟身俯伏而长,背纹简单,北朝时龟身巨大,四腿呈立状,龟甲形式多样。如此看来上述之金质龟钮当属东汉时期之物了。 汉晋时期金属官印,文官一般用铸印,武官因军中常有应急需要,如遇紧急的任命,就在现成铸就的印坯上立印凿出文字来,称之“凿印”,或“急就章”。铸印主要用翻砂和拨蜡两种方法浇铸,连同印章文字一同浇铸出来。比较起来拨蜡法的技术来得先进,工艺步骤多而繁复,故成品质量亦好。金属的质地比较坚硬铸成后不易修饰,故该印在浇铸前对于模范的修饰十分精心细致,刀法苍劲,刚健中显坚韧挺拔之姿,有如平底剔刻。其笔画的刀口平直,一笔形成的四个刀面,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类似倒置的等边的凹槽,工艺与众不同,故气势雄浑凝重,端庄大方,绚丽古雅。该印当是用拨蜡浇铸的铸印。 再从印文的等级标志来看,汉代官印大致可以分为“玺”、“章”、“印”三个等级,与此相呼应的印材是帝,后,诸侯王的印称“玺”,用玉(其中诸侯王用金质);三公九卿包括将军、太守、都尉等称章,用金质(其中部分为银制);三公九卿和郡国的属官,县令、长、丞级官吏称印,铜质。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印章制作存在差异,以及少量官印是为殉葬而备,故在质地上也有偶然采用以鎏金代替的情况。所以从印章发展史看东汉时期的侯印其用金质铸造也就完全可能的了。 该印的印文为“东朝阳侯”四字二排白文。其四字约作四等分的布局而略有变化。细审之有浓厚的书法韵味分朱布白有粗细,疏密,茂美庄严,其中侯字稍大,朝字略小,线条工整丰厚转折方劲挺健,静中寓动寓变。印章至东汉时期继续沿袭西汉的制度,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和时间的推移,文字的风貌和形制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印文的体势更加显得方整,西汉时期印文的圆活笔形已悄然隐去,并且线条逐步地粗实,形成了饱满丰腴,方劲茂密的特征。印面、印台、印钮均悄悄地增大,增高。 印章艺术在东汉时期,继承了西汉的风格,一部分西汉制印的艺人和印工留存下来,用比较精湛的技术在制作和传授,因此东汉后期的一些铸造印章还能保持汉印的风格,还时出佳作,该印便是属这一类型。另一方面印章艺术至此开始滑坡和衰落,如此佳印便不复再见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