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方文学译介与研究史(王向远著作集第二卷) |
释义 | 作者:王向远 著 ISBN:10位[7227035468]13位[9787227035466]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价:¥42.00元 内容提要《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收录著名学者王向远教授的主要代表作12部,近400万字,是国内少见的、为中壮年学者出版的大规模文集。内容涉及东方文学、日本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翻译文学、侵华与抗战史、中日关系等多学科领域,均为学术界有定评的、填补空白的创新成果。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者与爱好者、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参考书,是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理想藏书。 本书为第二卷。 本书是一部比较文学研究专著。作者采取史实概述与学术评论相结合的形式,对东方文学翻译和译介加以论述,对我国的东方文学学科史、中国翻译文学史、中国与东方各国的文学文化交流进行了研究。本书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建设,对人文科学研究者,对学生和广大读者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编辑推荐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国家,应该对东方邻国,特别是与中国有着深刻历史文化渊源的国家的历史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以适应东方国家的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人,文学博士。1987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晋升教授,2000年起任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东方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等职,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研究基金项目5项,主持、主编国家重点图书(丛书)出版项目2项,发表文章110余篇,出版论著17种(含合著4种),文学译作4部,主编丛书4套50余册,编著若干。学术反响文章大部收于《初航集:王向远学术自述与反响》(重庆出版社2005)一书,主要著作收于10卷本《王向远著作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曾获首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宝钢教育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一等奖、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等;有关论著曾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2002年度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二等奖,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目录解说 前言 第一章印度及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对印度文学史的研究 一、研究印度文学史的困难性与重要性 二、两种《印度文学》 三、梵语与印地语文学专史 四、综合性多语种印度文学史 第二节佛经文学的翻译 一、佛教东传与我国佛经翻译文学 二、汉译佛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 三、汉译譬喻文学 四、《法华经》与《维摩诘经》 五、对佛经文学翻译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第三节印度两大史诗的译介 一、对两大史诗的初步译介 二、《罗摩衍那》的翻译与研究 三、《摩诃婆罗多》的翻译 第四节古典梵语诗剧、诗歌与诗学的译介 一、对《沙恭达罗》等古典诗剧的翻译与研究 二、对古典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三、对古代诗学理论的译介与研究 第五节泰戈尔的译介 一、1920年代前半期:译介的第一次高潮 二、1950年代:译介的第二次高潮 三、1980~1990年代:译介的第三次高潮 第六节对普列姆昌德等现代作家的译介 一、1950年代对普列姆昌德的译介 二、改革开放后对普列姆昌德的译介 三、对萨拉特、钱达尔和安纳德等作家的译介 第七节对南亚、东南亚其他国家文学的译介 一、对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南亚诸国文学的译介 二、对东南亚各国文学的译介 第二章中东各国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古巴比伦文学及《吉尔伽美什》的译介 第二节犹太文学及《希伯来圣经》的译介 一、对《希伯来圣经》及犹太文学的翻译 二、对犹太文学的评论与研究 第三节波斯古典文学的译介 一、1980年代前对波斯文学的译介 二、1980~1990年代对波斯文学的译介 第四节阿拉伯文学的译介 一、对阿拉伯文学史的介绍与研究 二、《古兰经》的翻译 三、《一千零一夜》的译介 四、对其他古典名作的译介 第五节阿拉伯一伊斯兰各国现代文学的译介 一、对埃及、黎巴嫩、土耳其等中东各国现代文学的译介 二、对纪伯伦的译介 三、对纳吉布·马哈福兹的译介 第三章日本及东亚各国文学在中国 第四章从国别文学研究到总体文学研究 附录:中国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 单行本后记 人名索引 《王向远著作集》总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