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垵社区 |
释义 | 村名由来:明进士詹仰庇游深沪时,有“曾崖分五澳”之佳句。东垵民居就是依曾而筑,上临南春,北连后山,南有金屿突出部,弯弓的海岸构成天然一澳于半岛东侧,故名东垵。1961年建大队,1984年撤队建村。 角落及自然村:文祠地:宋代深沪开创乡学,址在崇真殿左边,称文祠,供奉文昌帝君。倾祀后于清代改建在东垵沙乾清净之所,并增奉朱文公。今文祠虽废,地名保留原称。 清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八,一官船在台湾海峡被飓风击沉,士官的尸体满海漂浮,善后打捞起百多具水尸,其中搁在一块礁上的就有五十四具。渔民将其安葬,并建一阴祠称百公宫于礁边,往后这块礁石便称五十四。历史的惨难随着社会的变革一去不复返,如今的五十四、百公宫周围已成为人们观潮赏月、看日出和消暑纳凉的好去处。还有上堡、中堡、下青、东路头、店仔头、四角井边之角落地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