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兆军 |
释义 | 人物简介丁兆军 ,男,博士生导师,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经历1994-1998,聊城大学,学士。 1998-200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 2004-2006,德国马普植物育种所,博士后。 2006-2011,比利时根特大学(PSB) VIB,博士后。 2011年9月,以“齐鲁学者”特聘教授引进到山东大学工作。 科研情况研究经历1999-2003,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主要从事水稻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功能鉴定。通过筛选渐减法杂交的方法,分离到了水稻花药绒毡层特异基因R39和减数分裂相关基因OsDMC1,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出分析。研究发现,RA39通过调控绒毡层的适时解体,参与水稻花粉的发育过程,部分结果于2002年已发表在Sex Plant Reprod杂志上。OsDMC1在水稻基因组中有两个拷贝而且是一个花优势表达基因,通过调控减数分裂,参与水稻花粉的发育过程,部分结果于2001年已发表在Sex Plant Reprod杂志上。 2004-2006,在德国马普植物育种所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从事生物钟的研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到了拟南芥中参与生物节律调节的关键基因TIME FOR COFFEE (TIC)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部分结果于2007年已发表在Plant Cell杂志上。同时,我们通过遗传分析的方法,首次发现CIRCADIAN CLOCK ASSOCIATED 1 (CCA1)and LATE ELONGATED HYPOCOTYL (LHY) 和TIMING OF CAB EXPRESSION 1 (TOC1)是拟南芥中最为关键的参与生物节律的中心调控基因,而且TOC1以不同的方式通过CCA1和LHY参与开花时间的调控,部分结果于2007年已发表在Genetics杂志上。 2007-2010,在比利时VIB (PSB, Gent)根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生长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我们发现生长素除了参与植物细胞分裂的调控,还能促进植物干细胞的分化。对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也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部分结果于2010年已发表在PNAS杂志上, 另外的结果目前在PNAS 修改稿中。对于向光性的研究,我们首次证实,光信号通过对PINOID (PID)参与了对生长素极性转运蛋白PIN3磷酸化的调节,从而调控PIN3极性的光调控和向光性,部分结果已于2011年发表在Nat.Cell Bio。对于生长素极性调控的研究,我们首次证实,定位于endoplasmic reticulum (ER)的两个生长素极性转运蛋白PIN5和PIN8通过调控生长素向相反的方向转运,维持细胞内的生长素浓度,从而参与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对参与这一过程的分子机理也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部分结果已整理成论文,Nature Communication在修改中。 研究方向生长素极性转运载体PIN基因家族的时空表达调控机理研究。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在单子叶植物的代表水稻和双子叶植物的代表拟南芥的比较性研究。 拟南芥和水稻根的干细胞和侧根发育调控的比较性研究。 植物激素和环境适应的生物学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