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闭门思过 |
释义 | 闭门思过,中国古代典故之一,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后引用为成语。本义为关起门来思考自己的过错,比喻自我反省,改过自新。 中文名:闭门思过 外文名:Shut one 's door and reflect on one' s misdeeds 注音:bì mén sī guò 本义:关起门来思考自己的过错 喻义:自我反省,改过自新 色彩:褒义词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韩延寿传》 成语信息基本信息【汉字书写】闭门思过【汉语注音】bì mén sī guò 【英语翻译】 Shut one 's door and reflect on one' s misdeeds 【成语释义】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过,过失。原作“闭阁思过”。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结构】连动式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有过失的人的独自反省 【近 义 词】反躬自省、闭阁思过 【反 义 词】不思悔改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 成语示例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 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宋·徐铉《徐公文集》卷三) 成语典故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在左冯翊担任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县巡视,碰到兄弟俩向他告状。 其中一个说:“我弟弟占了我的耕地。”另一个说:“这地本来就是爹妈在世时分给我的,哥哥不讲理,硬说是分给他的。” 这件事,对韩延寿触动很大。他十分惭愧地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不能教化百姓,以致今天民众间发生骨肉争讼。这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耻。其责任在我身上,我应退职让贤。” 这天,韩延寿推脱有病,不再处理公务,独自一人呆在馆舍的一间房间里,闭上门,思考自己的过错(闭门思过)。 那告状的两兄弟知道韩延寿的上述举动后,深为之感化。他们俩痛心疾首地流着泪,赤身前往馆舍向韩延寿请罪。 韩延寿见他兄弟俩已觉醒,并决心痛改前非,这才稍有喜悦之色;但他从这件事看到了自己身为太守而未能尽到责任的过失,也不禁仰天垂泪。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