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庇道学校 |
释义 | 1985年初,一名社工有见一些失学儿童因年龄及学识未适合到社会谋生,终至被迫无所事事,容易学坏,于是,就决定开办一所职业先修学校。1995年正式更名为“澳门庇道学校”。 学校简介在明爱的支持下,座落于提督马路10号的庇道职业先修学校终于在1985年11月举行开学礼。当时只有14名学生,分别就读于中一及升中预备班。后来,学校得到政府及主教府支持扩充,但由于学生数目增长迅速,需要一间具规模之校舍。 1987年9月再借用邻座六号及八号两间葡式住宅作为校舍。 至 1990年6月,获嘉诺撒仁爱修女会慷慨借出高地乌街一百一十八号地段作为校址,又获政府资助建校之部分经费,新校舍遂于1992年正式揭幕。由于毕业学生升学取向日渐增多,校方应社会需求,1994年开始将原有的职业先修课程加以调整为一所文化课程学校,原有的职业先修课程学科改为兴趣班型式,学生按自己兴趣和喜好自由于课后选修。 1995年正式更名为『澳门庇道学校』。同时亦加入澳门政府公共教育网,小学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免交学费。 1997年,开办夜间部及成人教育中心,为成年人补修普通文化中学课程,成人教育中心,提供兴趣课程,供成人选修。 1998年9月,获政府批出新口岸皇朝广场百德大厦258-266号3楼作为小学部校舍之用,高地乌街校址则留作中学部使用。 2003年由于外籍劳工子女入学困难,特为外籍劳工子女开设英文中、小学部。 办学宗旨1. 在澳门明爱精神「明扬爱德、乐助贫苦、缔造机会」的标题下,实施「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2. 日校为青少年、夜校为成年人提供教育机会。 3. 成教中心更提供多元化课程供不同阶层人士进修。 办学理念1. 创校初期,引用社会工作学理念,实施辅导教学,以职业先修课程标准为本澳培养中等技术人材。前澳门明爱中心主任陆毅神父,高志慈修女, 潘志明先生及澳门教育界资深人士 谢华才先生,有鉴于澳门当时失学问题及青少年问题,在一九八九年后会日益明显,失学青少年流浪街头,对个人、对家庭以至整个社会将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一九八五年创立澳门明爱庇道职业先修学校,为失学青少年提供就学及职业先修课程。为澳门最先引用『社会工作学』辅导方式办学的学校。 2. 一九九四年转型为文化学校,引用多元智慧教学理念,以文化学校课程标准实施通识教育。推行跨学科『多元智能教育』,集合语文、历史、美术和课外活动,以『澳门渔业文化』为主题实施『多元智能』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课题中学习『语文、肢体动觉、逻辑数学、人际交往、空间、音乐、内省』等七种智能。邀请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张国祥博士为指导顾问。 二零零一年五月卅日至 六月六日期间,学员在澳门海事博物馆举办大型展览,主题为『造访澳门渔业文化展览』。 3. 一九九九年引入 全纳式教育理念 ,在传统班级内接纳失明、肢体伤残学生,校长及两位主任参加世界视障学会,加强有关理念,增聘特别点字辅导老师,购置盲人专用计算机,点字机等来辅失明和弱视学生学习普通中小学的文化课程。 4. 二零零三年,以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为目标, 推行终身学习全面教育理念 。与澳门理工学院视觉艺学校合办『展览设计入门』、『室内设计入门』、『陶艺』、『海报设计』、『字体设计』、『漫画』、『标志设计』、『时装设计入门』、『创意思维』等多个兴趣课程。以提高学生个人艺术素质。并于二零零三年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大型结业成绩展览。与澳门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合办『旅游工作坊』。加强童军训练、引入国际青年奖励计划。 5. 严谨校训:创校时即提出『忠 ----- 坚定不移,贯彻真理。』、『诚 ----- 确确实实,认真对待』、『勤 ----- 努力不懈,广求进步。』、『朴 ------ 表里一致,不作伪装。』作为校训。 入学资格1. 本澳合法居民; 与家长或监护人同住; 2. 入读小学年龄不超过15岁,初中不超过18岁;夜校入学年龄由16岁或以上,经入学试合格,并通过招生委员会的审核。 学校学制日间部1. 中学 o 初中阶段为一般的基础教育课程,中三毕业后,可继续升读中四。学生可选修文商或理化科目,或体育职业技术课程,以配合他们日后升学或就业作好准备。 夜间部1. 中学 中一至高三 学校资源教师职员教师:日校全职43名; 日校兼职7名、夜间部25名(全属兼职)。 职员:日校7名; 夜间部2名。 学校设施礼堂;课室;文商室;篮球场;计算机室;生活艺术空间;美术室;实验室;小卖部;社工室;图书馆;夜间照明操场;体育器材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