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毕业分配制度 |
释义 | 毕业分配制度,曾经一度,因为毕业分配制度的存在,毕业生们无需为找工作发愁,他们的就业会被国家统一安排。这一制度强调着对国家的服从,正是计划经济体制调配人力资源的手段之一。对于当时没有选择权的毕业生来讲,分配就是命运的被安排。 这项制度开始于1951年。由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贴合,毕业分配制度曾对推动人才流动、协调不同行业和地区利益等方面起到了正向作用。 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其供需要求不能匹配的弊端也愈发明显。 到了1987年,政府引入了“供需见面”的新方式,那些曾经被忽略的不满也随之发声。用人方大量拒绝被分配过来的毕业生,毕业生也在抗拒被安排的单位。他们都对国家教委的调查组表达了强烈愿望:自主选择。这使政府意识到,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将是大势所趋。 此后12年,该制度的作用开始逐步减弱,至1999年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消失。 确切的说2000年就已经不公开分配了,但是各地方还是分配一些名额,比如教师及一些事业编单位,虽然名义要公开考试,如果有关系,考不好也是可以进去的。 如今的毕业生,还会偶尔羡慕毕业分配制度带来的安全感,但他们却可以自己决定,未来的事业将起步于何处。“人生目标”、“职业规划”等概念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他们再也不是一块被体制任意搬动的革命砖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