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毕继万 |
释义 | 人物简介毕继万(1938-)湖北浠水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现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已退休),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常务理事。1960-1961 年任中缅边界联合勘察委员会翻译,1962年-1963年在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教授汉语,1973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调来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工作。曾任英语教师、外国留学生辅导员和对外汉语教师。1978年赴法国巴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大会做翻译,1981年-1982年在英国伦敦美国里奇蒙学院进行外国留学生管理研究,1988年-198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1994年曾应邀赴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现改名为“香港城市理工大学”)进行一个月跨文化交际学讲学。从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跨文化交际学及其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与研究。曾教授的课程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对比、英汉口译与笔译、中国文化等。1998年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人文学院退休。 主要著述专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译著《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编著《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合作著作《英美文化词典》(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副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传神的一举一动:非语言交际》(合作译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论文及文章撰写了《试论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公关语言与跨文化交际》、《Indirectness Is Culture specific》、《Perspectives on Modesty Are Cultuere-specific》等30余篇论文。 1.Accultur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探索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外语》,2005年第1期 3.“貌合神离”词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9期 4.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rectness (婉言法的文化特性),《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5.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 6.Politeness Is Culture-specific (礼貌具有文化特性),《跨文化交际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7.汉英感谢语的文化特性,《语言文化论丛》第1缉,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年 8.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 9.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合),《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2期 10.汉英句子结构与思维方式初探,《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1.中外思维方式对比在外国人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中文教师学会学报》(美),1989年第1期 12.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汉语学习》,1993年第3期,另见《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13.提高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合),《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14.如何理解和揭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合),《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 15.汉语和英语称谓词用法比较,《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第3期 16.中国文化介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另见《美国中文教师学报》,1987年第3期 17.英美高等教育比较初探,《外国教育动态》,1984年第1期 18.公共关系与跨文化交际,《公关语言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19.“牛崽”与“牛崽风格”,《语文建设》,2001年第9期 20.“蜜月”的由来,《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 21.“香格里拉”的故事,《语文建设》,2001年第7期 22.“五一节”不是“May Day”,《语文建设》,2001年第2期 23.”Family Doctor”不是“家庭医生”,《语文建设》,2001年第1期 24.“老外”一词还是慎用为好,《语文建设》,2000年第11期 25.”Motel”不是“汽车旅馆”,《语文建设》,2000年第9期 26.望文生义要不得,《语文建设》,2002年第2期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语文建设》,2000年,第6期 28.“朋友”的文化含义,《语文建设》,2000年第5期 29.“礼貌”的语用悖论与礼貌的文化差异,《语文建设》,1996年第6期 30.汉英感谢语的差异,《语文建设》,1996年第7期 31.“谦逊”的文化特性,《语文建设》1996年第10期 32.汉英社交称谓的差异,《语文建设》,1997年第1期 33.汉英招呼语的差异,《语文建设》,1997年第2期 34.汉英寒暄语的差异,《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 35.汉英介绍语的差异,《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 36.汉英告别语的差异,《语文建设》,1997年第7期 37.汉英请客与授礼习俗差异,《语文建设》,1998年第1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