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典章体 |
释义 | 典章体史学文献综述典章体是资料辑撰与分类中的一种体裁,也叫政书体。它是专门叙录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演变,研究其对政治得失、民族关系、社会关系、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的影响的一种史籍。此种文体源于唐朝史学家刘知几之子刘秩仿《周礼》中六官职掌之体辑撰的《政典》,专门介绍历朝制度及其沿革,当时便获得一些学者的赞赏。但是,杜佑则认为该书条目和内容都不完备,也比较简单,尚需充实。于是他在《政典》的基础上,又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问世时兵、刑为一门,共.;清代汇刻九通将兵、刑各立一门),辑撰成《通典》2卷,被史学界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较大影响的典制体专著,历代目录学家们都将它列为政书之首。 典章体继承、发展了纪传体史籍中书和志的两个部分的内容,打破了纪传、纪年(编年)两种体裁叙史的结构格局,强化了本身可以独立表述历史的地位,为历代史学作家所仿效。陆续出现了叙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志》(纪传体通史)、《文献通考》及《续通典》、《续通志》(纪传体通史)、《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续清朝文献通考》,分别与《通典》组合成为史学界称颂的三通和十通等,另外还出现了不少私人辑撰一朝或一代各种典章制度沿革损益的会要和官修一朝或一代行政典章制度的会典,如《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唐会要》、《五代会要》、《东汉会要》、《西汉会要》、《三国会要》《明会要》等。典章体史学文献是检索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典章体史学文献类说通典、续通典,通考、续通考。一般辑撰的都是若干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是典章制度方面的通史。它所反映的社会制度比较全面,叙述的朝代比较多,是全面考察、了解、分析和研究历史制度的重要文献。 会要。反映社会制度全面、详细,但记述的朝代少,一般只反映一朝或一代的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是断代典章体史料,为深度研究某一朝代规章制度的必检资料。 典章、会典。一般是辑撰一朝或一代中央各个行政机构职掌制度的,在中国古代都是官修。内容较为准确,可信度强,是研究有关问题的好资料。 制度史专著。专门辑撰某一个方面典章制度的详细内容。如唐代长孙无忌等人的《唐律疏义》、明代胡我琨的《钱通》、清代金简的《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等。检索使用这类文献解决有关问题比较省力。 典章体史学文献举要《通典》、《续通典》、《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会要》(唐代苏冕辑撰,记唐高祖至德宗时的典章制度,开断代典章体记事之先河)、《续会要》(崔铉、杨绍复等人奉诏辑撰,记唐德宗至宣宗时的典章制度)、《唐会要》、《五代会要》、《东汉会要》、《西汉会要》、《三国会要》、《宋会要辑稿》、《明会要》、《元章典》、《明会典》、《清会典》。上述部分史学文献的卷数、内容、作者等详见第一编的工具书举要中的政书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