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帝王的隐秘——七位中国皇帝的心理分析
释义

图书信息

中文名: 帝王的隐秘——七位中国皇帝的心理分析

作者: 赵良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书号: 9787800802911

发行时间: 2001年8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抒情散文体的历史人物心理传记。作者对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7位帝王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心理分析,探幽索微,不满足于历史事件表象,将触角伸向人物的社会心理后面,深刻地剖析导致他们心理病案的所有隐秘,巧妙地解答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谜团,创造性地打破历史人物传记常规写法,通篇洋溢着迷人的气质。《帝王的隐秘》是继二月河、黄仁宇的著作之后,又一书写历史题材的重大突破之作。

作者简介

学者,作家,《三秦都市报》副总编,著有《启蒙阅读》等专著,《帝王心中的隐秘》一书视角独特,广受赞誉。

编辑推荐

以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历史学的方法,倾心打造国内第一部帝王心理传记的力作。

CCTV-10“百家讲坛”发布广告热烈宣传。

本书确切地说是抒情散文式的心理传记。“抒情”一词说明我无论在谈论谁或谈论什么,表达的都是私人的观念。我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一个独特的人,即便他起草一纸公文,字里行间都有独到的韵味;反之,一个大众社会趣味的受害者,无论他选择什么样的体裁,表述的都不会是私人的东西,他的感觉是普遍的,观念是流行的,因而他们的作品在我看来就算不得抒情散文。我有心成为写抒情散文的作者,并以此估量自己的成就。本书即是我在写抒情散文方面的尝试。

这本书的写作,借鉴了心理历史学的某些方法。心理历史学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一种史学流派,它旨在运用心理学的各种学说,尤其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历史进程、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70年代,心理历史学的研究达到全盛时期,大量著作相继问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历史人物的传记研究,如艾里克森对路德、甘地,弗兰克·曼努埃尔对牛顿,多丽丝·卡恩斯对约翰逊,彼得·洛温贝格对海因里希·希姆莱,奥托·弗兰茨对俾斯麦以及许多人对希特勒的分析研究。还有人把一些当代重要人物,如毛泽东、尼克松、基辛格等也作为研究的对象。

本书对秦始皇,刘邦、武则天、李煜、朱元璋、光绪、溥仪七位中国帝王的心理世界作了颇具学理的精神分析,将心理学中的某些概念性的假设投射到具体对象上,确立了他们的人格类型,揭示了导致他们心理病案的隐秘,剖析了七位帝王的“本我”。

目录

自序

情感紊乱的抑郁人格者民——赢政

赢政内心一直处于极度紊乱状态,直到晚年,他都没建立起健全的理智,尽管现实主义的策略使他在对东方六国的征战中节节胜利。可他征服不了自己,他在精神上是个失败者,于是,情感的紊乱和他性格的缺陷造成了大一统帝国后期频繁的动乱……

顺“天”化心的庸常醉汉——刘邦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出身微贱的刘邦无疑是最近人情的一个,近情精神占据着他的头脑和整个躯体,可他同样谙熟人与人之间相互吞噬的残酷世界的逻辑,他是个混合体,没有谁能像他那般把个人的天性与时代、群体潜意识、民族文化——理结构的深层结合得天衣无缝、难分难舍……

性角色困扰下的激情女皇——武则天

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革命性阴阳转换的武则天,与男人苦斗一世,源于她早年性角色混乱的遗产——男性崇拜心理,她因此无意中成为男性社会的反叛者,女性价值的终极体现者,中国千年传统的中止和例外,一种象征,一个被不时强调的抽象概念,可面对苍天,她仍在不断诉说着其内心无穷无尽的困扰……

悲情勃发的感受性沉溺人格者——李煜

成年累月沉浸在伤今忆往中的李煜,是以重幻想、重情义、重精神价值和内在自由著称的,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文采,这所有的一切与他独特的不可抑制的感受性沉溺人格相结合,造就了一代天才词人,同样的原因,又使他成为一个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亡国之君……

受制于悲伤记忆的嗜血狂——朱元璋

连滚带爬渡过了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朱元璋,常常迸发出一种源于残害记忆的自卑情结,从轻度人格障碍逐渐走向精神失控,已逝的痛苦在他特别的关注下,以极为揪心的形式赤裸裸地呈现出来,频频发作的疑心病终日追踪着他,他情绪的每一次波动都酿成了殃及下属、文人、子民的巨大灾难……

恋尸者阴影下的萎缩生灵——光绪

光绪在人世间生活了30余年,一无所成,早年受到的惊吓和压迫促使“个体”大幅度弱化,留下了深刻的心灵创伤,以至于到后来,这位自我压缩人格者几乎本能地成为一个在恋尸者阴影下苟且偷安的萎缩生灵,他热切而稚嫩,只知咄咄逼人地一味蛮干——将变法维新运动作为挽救他失败人生的孤注一掷的赌博……

“嗷嗷待哺”的末代天子——博仪

那木呆呆,看似忠厚实则暴虐怪异,并有些心不在焉的形象,一直是近代中国血腥历史的一部分,众人对其个人生活全方位、超强度的参与,已完全摧毁了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当慈禧太后“恩光”笼罩,指定这位当时年仅3岁的顽童承继大统时,这位大清王朝末代天子的身后,就长起了那条像狐狸一样象征个人命运的长长的“尾巴”……

多余的告白(代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