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三条道路:从愤青到奋青 |
释义 | 作者文章作者为张疾天,文章来源于东湖评论,并被广为转载,本文作于2009年11月。 正文今年上半年有本叫《中国不高兴》的书引起了轰动,上市一个月销量突破60万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有几本相关的书籍出版。这本书一出版就毫无疑问地被贴上了民族主义的标签,像《中国可以说不》一样也被认为是新时代的愤青宣言。 近些年随着中国社会内部规模庞大而进度急遽的变革,西方最新思潮的影响下对中国近代史的重新理解以及中国民族意识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压境时的反弹,民族主义在此成为一个触动层面繁复而敏感的议题,以致成为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思想潮流。在这股潮流中,愤青一词成功推广并形成一个若隐若显的强大群体。 关于愤青的讨论可谓是够多的了,整体来看评价不太好,现在愤青一词像诗人一样说谁是诗人就是骂他。我曾经撰文说要“为愤青群体清理门户”,面对黑压压的愤青群体,其实心里是没什么底气的。 或许关于国家、政治、社会、民族等这样的话题除了专家学者以外永远只是那些年轻人关心的话题,他们为此能投入很多精力,甚至发表演讲、辞去工作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像这样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主张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并没有像他们能言行一致,大多数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伟大的愤青创造历史,现在,人们习惯说“仅仅是愤怒,狗也会”。愤青,仅仅只是愤怒吗?从现状看,确实如此。在一些大大小小的论坛里都能看见不少愤青的激烈文字,内容不是骂美国人就是批日本人再就是“剥XX的皮”加上一些口水战、人身攻击……愤青往往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歇斯底里的谩骂过多而缺乏理性健康的行动。愤青是爱国还是碍国? 笔者认为,对于一股社会思潮或倾向来讲,我们应该有必要讨论它对国家社会的影响,而具体到我们某个个体,个体的实际生存状况或许更具有现实意义。林语堂说25至30岁是一个有公共精神的人逐渐学乖的过程,请允许我说愤青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公共精神的人,那么他们怎么学乖?我在《愤青之愤为哪般?》里写道“等到愤青觉悟了,有自己的正事了,为家庭、为事业去忙活的时候,一个人愤青生涯也就基本结束了”,可是结束了愤青生涯后的人生变成了什么?是否变得市侩、庸俗、通晓了社会潜规则?这种在二元对立思维下的由一个极端滑向令一个极端的现象并不令人乐观,能否在这二者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 为什么要寻找“第三条道路”?在谈这个问题之前似乎做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有关愤青分类的问题。目前愤青主要有三种类型:前面说过的民族主义愤青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各种反美族反日族为代表,目前还没有形成典型的代表人物;另外还有文化愤青,即愤青放入原初意义,具体指那些有着理想主义精神而又不满现实愤世嫉俗企求改变并具有一定才华的青年。以一些文学青年、摇滚青年为代表,著名的有崔健、唐朝、梁晓声等;另外各行各业的精英愤青(请允许我这样来称呼,因为不少愤青认为精英是其死对头)是愤青的第三种类型,他们以对所在行业的深入了解而对其现状不满并向外界发表或作出一些比较“震撼”的言论或行为,又因为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地位而被迅速关注。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有陈丹青、浙大郑强、北大贺卫方等。钱钟书说一个人20岁不狂是没志气,30岁还狂是没头脑。可是志气不能当饭吃,我们不是那些精英,走到哪里都有饭吃。虽然我们是理想主义者,有着独立精神与叛逆气质和无尽的想象力,但这些在人力资源市场并不占优势。那如何既有愤青的精神实质又能有所作为? 举个愤青们的偶像王小波的例子,王小波本是一个接受过十分纯粹、正统教育的知识青年,成长于火红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去云南当过知青,在农村那块“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过。可是,从他身上看不到任何革命年代的浪漫激情,即使是在他具有自传性质的、描写自己云南插队生活的小说《黄金时代》里,我们也无法找到那个特殊年代里所谓积极向上的时代主旋律的影子;相反,看到的却是愤青(王二)的“堕落”、“挣扎”与“天天无所事事”,故意做出那些大逆不道、混账的事去反抗当时压抑的氛围。后来的王小波做过民办教师、工人,在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做了两年中学教师后留学美国,归国以后在北大和人大教书,没过多久他就辞了职,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写文为生。王小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代大学生的偶像,可是我们看看他的青年时代,混乱不堪,可是他后来怎么由一个愤青一跃而成为思想者、浪漫骑士?或许王小波的例子的意义不在于他本身更多的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既能做得愤青,也做得思想家。或许可以表述为要做愤青就做愤青,要做思想家就做思想家。原来愤青还可以这样做!这或许就是“第三条道路”。 有一个例子或许更能引起我们警示:文学史中的“多余人”系列形象。一批有才华的贵族青年,由于接受了西欧启蒙思想和本国的进步思潮,对庸俗的上流社会感到厌倦和不满,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那些人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有聪明的头脑,(你不会说你是个例外吧)想过有意义的生活,(就像我们刚入大学的那一会)但又缺乏勇气和毅力。(80后的一大通病,你也要否认?)他们自视甚高,不甘与其他庸俗的贵族青年为伍,但又脱离人民。既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别人,整日郁闷,不能自拔,最终沦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多余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愤青,可是作为一个愤青我们绝对不愿意去做个“多余人”。不做“多余人”做什么?奋青或许是条出路。 从愤青到奋青,一字之差,其实是两种心态。奋青比愤青少了份冲动,却多了份理性。知耻而后勇 —— 孟子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