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二届中国葫芦文化艺术节 |
释义 | 2008年9月30日上午,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第二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在运河博物馆广场隆重开幕。这次葫芦艺术节是由东昌府区委、区政府和聊城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二届葫芦文化艺术节葫芦工艺大赛、中华葫芦展销交易会、中华葫芦文化产业高端论坛等。中华文化部外联局原局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葫芦文化研究发起人游琪女士、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书记、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先生等国内著名民俗文化研究学者、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参加开幕仪式,聊城市副市长刘冠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聊城市东昌府区区委书记李小平同志主持。 本届葫芦文化艺术节葫芦工艺大赛参赛人员29人,从几百件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优秀艺术作品42件,其中本色艺术作品16件,优秀创意作品27件。艺术节上,来自全国各地几十家葫芦制作企业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艺术葫芦来到开幕式现场,把现场的140多个展位布置的满满当当。这些葫芦用料考究,立意新颖、刻工纯熟,内容丰富。在现场琳琅满目的作品当中,他们有的取材于花鸟、虫鱼、走兽,有的取材于人物、山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和用料也非常考究,刻工纯熟,在技法上有雕、刻、镂、烙、片、漆、描等手法。既有雅俗共赏之作,又有精益求精之品,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本届葫芦展销交易会现场销售额约193500元。现场签约400多万元。来自大连、沈阳、河北、黑龙江牡丹江、江苏州、天津、葫芦岛、南宁等全国各地的客户有40多家。在10月1日举行的由东昌府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峻先生主持的“中华葫芦文化产业高端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葫芦产品经销商以及葫芦种植、经销业户代表齐聚一堂,就“葫芦与中国传统文化;葫芦与中国文化产业;葫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文化部外联局原局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葫芦文化研究发起人游琪女士和大连国际葫芦市场的专家张国君先生给大家带来了国外葫芦产业的信息,并与东昌府区葫芦产业的现状作了比对,给出许多可贵的建议。 葫芦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福禄”结缘,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平安幸福,福裕祥和的传统寓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东昌葫芦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产业,是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葫芦雕刻艺术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东昌府区是全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加工、销售基地,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昌府区被命名为国家级葫芦艺术之乡。 目前,东昌府区葫芦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每亩葫芦产值约8000元,年生产、加工、销售葫芦5000多万个,约占全国份额的50%,年销售额近3亿元。产品出口英国、韩国、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国内外专家、学者、收藏家的青睐,成为海内外颇具盛名的文化品牌。 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第二届葫芦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对于弘扬我省优秀民俗文化,展示我省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成果,搭建葫芦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打造“江北水城”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都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