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3届上海电视节 |
释义 | 基本简介第三届上海电视节在1990年11月10日-15日举行。作为国际性电视节,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地区350家电视制作公司1200名代表。上海电视节获得了新的成功。 白玉兰国际电视节目评奖,有206部风格不同,制作精良的节目参加角逐。经过由国内外二十七名专家组成的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的公正评定,23部电视节目分别获得白玉兰大奖、提名奖、城市奖和评委奖。 国际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和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同时在新落成的上海商城展厅举行。在简短的开幕式后,一千多名中外来宾涌进了拥有4,0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关注着这一代表当今世界电视节目高水平的节目交易市场,和高新科技结晶的广播电视设备展。据详尽统计,共有137家中外影视公司参加了节目交易市场,引进国外电视节目1570集,计1185小时及100小时的体育节目和88小时的足球赛转播节目;出口电视节目94部(集),计300小时。国际电视设备展览会上,共有29家中外厂商租用展台。在5天的展览中,参观人数达17,100人次,200多家国内厂商及影视制作公司与参展的中外商进行了业务洽谈,中方签订合同200多万元人民币,167万元美金。意向成交200万元人民币。 新增加的国际电视学术交流会,为在长年奔波在电视事业第一线的编辑记者们带来了清新的信息: 当今电视业新的发展趋势、新艺术流派、新的影视学说、新的理论研究课题等。9场讲座,令与会者耳目一新,除电视节的各方代表外,听讲者有上海电视界、电影界、新闻界、评论界、理论界、戏剧界、出版界等各个层次,总人数近1,000人次。通过这种专业人员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加强了国内外电视同仁在学术上的合作,也为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上海电视节开幕式隆重热烈,中外艺术家们表演精彩纷呈,18,000名现场观众饱览了规模空前、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 电视节的消费品博览会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向238,000名顾客展出了数以千计的名特优产品,销售总额达1,400万元。世界名人桥牌赛,汇集了中国棋圣聂卫平、世界桥牌女皇杨小燕、台湾世界桥牌终身大师沈君山等一批桥牌界名流。上海电视节邮票展及上海体育馆、上海云峰剧场、市政府大礼堂举办的三台风格迥异、技艺精湛的中国民族歌舞、曲艺相声小品、中外歌星的文艺演出,都使上海市民们感受到了一种祥和、热烈、健康的节日气氛。 获奖名单奖项 获奖人及作品 最佳电视剧 《多叶之秋》 法国 最佳纪录片 詹姆斯·伍滋《我的名字叫比尔》美国 最佳男主角 王频《结婚一年间》中国 最佳女主角 《巴卡,丛林中的人们》 美国 评委会特别奖 《巴人》 中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