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球屋檐下:关于人类政治的观察笔记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6月1日) 平装: 497页 开本: 16开 ISBN: 7306025716 条形码: 9787306025715 尺寸: 23 x 16.1 x 1.9 cm 重量: 721 g 内容简介圣一埃克修佩里笔下的小王子生活在一个很小很小的星球上,搬一把椅子坐下来朝这边看是日出,朝另一边看就看见日落,星球上的生物除了他就只有一朵玫瑰花。这样的情境和视角因其震撼性而牵出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和默然内省。 我们身处的地球远远比小王子的星球要大、要复杂,人们常常要通过非常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文字定律来观察、解释事物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有机会来到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和小王子的星球大小就差不多了,它就像一只汪洋中的蓝色孤舟,一颗孤独的湿淋淋的大圆石头,上面有一些在宇宙中显得非常孤单的人类。地球是人类惟一的一间挡风遮雨的房子,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屋檐下。人类之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友善和宽容,这个屋檐连同房子就要垮塌。 地球屋檐下就是本书作者站立的位置。 本书注重从具体的人、人心、人性、人文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政治(包括国家间政治、次国家和超国家行为体的跨国政治,以及作为国际政治、跨国政治分析背景的国内政治)。 或者说,本书是一部关于“人类政治”的观察笔记。 国内学术界在对世界政治的研究中,见“国家”不见“人”(特别是普通入)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一直在尝试以一种个人风格来解读和评析世界政治,相对而言,我比较关注宏大政治对普通人的影响,关注世界政治丛林法则下弱者的命运;同时也关注普通人对宏大政治的质疑和干预,注重从公民社会和世界公民的视角、从人道主义和绿色主义的立场来解读和评析世界政治。 同时,我也尝试从平民生活、旅行笔记等微观的、个人化的视角,来观察、叩问宏大的政治问题。此外,我也比较注重面向大众写作,与大众交流,尽可能地介入公共领域中的知识建构与价值论争。 与见“国家”不见“人”的主流视角与理念相比,我的这种风格的视角和理念可能不那么“科学”和“精准”,不过我坚持认为研究“物”与研究“人”是有区别的。 同时我也认为,敬畏和启示是对人类理性的必要制衡。 我依然是一个处在探索状态的实验者和学习者,我常常发现许多普通读者和非专业人士比我高明很多。与不同气质、不同观点的朋友们的交流和辩论是非常愉快的。 媒体评论书评 本书注重从具体的人、人心、人性、人文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政治,包括国家间政治、次国家和超国家行为体的跨国政治,以及作为国际政治、跨国政治分析背景的国内政治。或者说,本书是一部关于“人类政治”的观察笔记。 目录前言/l 第一章 站在地球屋檐下/1 甘地代表世纪良知:读者心目中的20世纪/l 湛蓝色的希腊之旅/7 “我们联合国人民”/11 全球交往:现实困境与未来期待/17 一个现实主义者的和平之梦/19 屋檐下日记(1):科索沃难民营三日/21 屋檐下日记(2):以色列人的前生、今世与未来/22 第二章 解读“9·11”/25 硝烟中的苦涩滋味/25 “9·ll”事件与全球社会变迁/27 奥萨马·本·拉丹夜访记/34 “9·ll”揭秘:起源于沙特国内矛盾/36 “9·ll”再揭秘:亚伯拉罕时代及其遗产/43 巴厘岛事件分析暨2002版国际旅行安全指南/50 生于9月11日/53 从马德里到阿富汗/55 第三章 透过硝烟看世界/63 战前之辩(1):萨达姆、社会进程与国际和平/63 战前之辩(2):伊拉克全民公决随想录/65 战前之辩(3):就《随想录》答网友问/67 战前之辩(4):萨达姆的人性洞察术/70 战前之辩(5):写在争论边上/73 战前之辩(6):“后萨达姆时代”伊拉克的命运/76 战时观察(1):观看一场电视画面战争/83 战时观察(2):透过硝烟看世界/86 战后之辩(1):“萨达姆洞”有多深?/88 战后之辩(2):一场“很不完美”的选举/90 第四章 叩问美国/93 实用主义:美国的国家哲学/93 总统选举,一地鸡毛/98 附:评“圣徒式洁癖”/102 人物解读(1):克林顿的背影/104 人物解读(2):肯尼迪家族的政治遗产/106 人物解读(3):“肯尼迪”:一个知名的美国政治品牌/108 人物解读(4):解读尼克松/109 人物解读(5):开启美国民权时代的倒霉总统/116 人物解读(6):威利·布朗:广场上的市长/122 社会观察(1):卡钦斯基:黄昏中的幽灵/125 社会观察(2):反战:“60年代”昔日重来?/127 社会观察(3):后现代细雨中的西雅图/134 第五章 新《山海经》/145 俄罗斯笔记(1):俄罗斯的西方心结/145 俄罗斯笔记(2):年轻的普京/146 俄罗斯笔记(3):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地图/150 俄罗斯笔记(4):黑帮资本家/152 转轨国家影像(1):极地惊鸿/154 转轨国家影像(2):敲门的人/156 参考答案(1):一念天堂,一念地狱?/157 参考答案(2):如何界定“革命”?/160 参考答案(3):国家为什么“失败”?/162 庭外判词(1):“皮诺切特漩涡”/172 庭外判词(2):“非洲病毒”/174 秘鲁连续剧(1):藤森、宪法与权力的诱惑/175 秘鲁连续剧(2):催泪弹、录像带与政治智商/178 秘鲁连续剧(3):总统:从流亡地归来?/180 巴以风云录(1):为和谈把脉/182 巴以风云录(2):“以色列的主张”/187 巴以风云录(3):和平是最艰难的攀登/190 世界政治地理(1):新《山海经》/193 世界政治地理(2):新世纪的欧盟地图/196 世界政治地理(3):透过津梁馆看世界历史/199 世界政治地理(4):发展中国家的权力核心组织在哪里?/202 世界政治地理(5):财富时代的世界地图/205 第六章 公共领域·价值论争/212 杞人之忧(1):堕入凡尘的月球/212 杞人之忧(2):从精神洁癖到血腥清洗/213 杞人之忧(3):遥想“赤军”当年/215 灯下(1):两性关系的历史与现实/220 灯下(2):他们到哪里去了?/224 间谍故事(1):“嘘——”/226 间谍故事(2):谍影幢幢的网络时代/227 公共政策略议(1):公共政策中的黄金分割/230 公共政策略议(2):知识产权如何才能天下无贼?/232 当代英雄(1):他们使世界图像更清晰/234 当代英雄(2):人道责任没有国界/237 绿色主义(1):绿色暴力/242 绿色主义(2):人天悲思——SARS事件的生态学观察/244 读书札记(1):纪念萨义德教授/250 读书札记(2):公共领域、价值论争与国际关系研究/257 读书札记(3):后现代主义、边缘立场与国际关系研究/265 第七章 亚洲天空下/279 亚洲的遗产(1):回望亚洲百年/279 亚洲的遗产(2):君主们的眼光/284 亚洲的遗产(3):地域交易圈中的文化播迁/286 世相观察(1):日本在亚洲的尴尬处境/293 世相观察(2):关于“愤青”的考察/300 概念之辩(1):东亚:从地理概念到社会概念/303 概念之辩(2):“我们亚洲人民”/305 概念之辩(3):“亚洲裙带资本主义”研究/308 印度尼西亚国家报告(1):文明的“返祖”现象/320 印度尼西亚国家报告(2):苏哈托政权的猝死和印度尼西亚的浴火新生/323 印度尼西亚国家报告(3):“弱国家”形态及其根源/327 印度尼西亚国家报告(4):社会转型与族群冲突/34l 第八章 亚洲的政治戏剧/352 索尼娅的选择(1):亚洲家族政治的神奇链条/352 索尼娅的选择(2):“我仍然在你们中间”/356 新加坡:父与子的故事/362 从李光耀之子到新加坡总理/367 老族长的困境/371 菲律宾症候(1):埃斯特拉达现象启示录/378 菲律宾症候(2):菲律宾兵变启示录/385 军事政变的冲动/392 选举中的世界:让人民投票/395 阳光照耀韩国/399 第九章 中国备忘录/402 两岸关系是否会春暖花开?/402 我们能否避免“崛起的赤字”?/406 从阿富汗重建看中国的国际公共形象/413 从克劳福德峰会看中美关系的合理方向/417 中国对外政策的新思维/419 中国能否“平安崛起”?/424 印度洋海啸备忘录/427 第十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方故事/434 槟城琐记——全球化进程中的东方故事/434 离开萨拉赫丁清真寺/441 越南印象/447 附:胡志明市·《西贡小姐》/452 海匪的故事/454 “老上海”:怀想与期待/456 他们的圣诞,怎么就成了我们的节日?/458 岛上的李敖/461 百年老店沉浮录/465 政治丛林中的厮咬与迷失/472 透视蒋经国神话/477 台湾深处的忧郁/483 回望遥远的尼泊尔/49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