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低压电机
释义

什么是低压电动机

所谓低压就是指交流电压1000V以下,而这里我们说的电动机一般电压都是交流380V,或者是440V或者是

660V等几个等级的异步电动机是相对于同步电动机说的,同步电机的转速的计算公式n=60f/p f为电源频率,P为电机的极对数但是这个是理论的转速,一般电机都会受到各种不可消除的外力,使的电动机实际的转速低于上述公式计算的电机转速,被称为电动机。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存在差值,不同步!

低压电动机保护器

功能简介

保护功能

短路保护

堵转保护

定时限过负荷保护

反时限过负荷保护

相电流不平衡保护

断相保护

欠压保护

过压保护

接地/漏电保护

启动时间过长保护

晃电自启动

工艺连锁

tE时间保护

监视和测量

电动机运行参数和历史数据

运行过程数据

显示全电量电气参数

开关量输入状态和继电器输出状态

事件记录信息

维护记录

通讯

RS485/232通讯接口

Modbus-RTU通讯协议

波特率:2400~19200bps半双工

液晶面板上有通讯收/发指示 背部有LED灯用于通讯收/发指示

保护和控制

保护和控制 TDHD为低压马达提供保护、控制、测量和分析解决方案。

短路保护

TDHD为电动机提供了相间短路产生的过流保护。该保护由独立的过流元件组成,每个元件可以单独启动,动作时限可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堵转保护

在电机运行过程中靠过热元件提供保护,在电动机启动过程中靠自动识别电流的变化提供保护,这样能对启动时间较长而又不允许堵转时间过程的电动机提供快速保护。当电动机在启动过程中如电流下降不明显,致使堵转保护启动,也可由过负荷保护识别堵转状态并提供保护。

过负荷保护

当热容量值达到100%时,过负荷保护跳闸。热容量充分考虑了正序、负序电流所产生的综合热效应,真有效电流的检测确保了对谐波热效应的正确响应。保护元件提供了定时限和反时限的过负荷保护,满足不同现场的需求。

相电流不平衡保护

TDHD监视电动机相电流不平衡的比率,如果相电流不平衡大于报警数值且持续5秒以上,则发出报警;如果相电流不平衡大于跳闸数值且持续5秒以上,则发出跳闸。

欠压保护

对于电压敏感负载(如感应电动机),电压的下降会增加吸入电流,这可能会引起电动机内部出现非常危险的过热,当电压下降到预设的电压整定值时,经过预设的时间延时,欠电压保护将发出报警或者跳闸命令。

过压保护

运行在恒定负荷下的电动机,过电压会引起电流下降。然而铁损和铜耗的增加又会引起电动机升温。在这种情况下电流过负荷继电器将不会动作,也无法提供合适的保护,因此在持续过电压情况下,此过压元件将对电机提供保护。

接地/漏电保护

接地故障值是作为CT一次值的百分数值测量的。接地电流基于零序CT方案检测。为防止瞬时涌流引起的误报警,在此功能中可设置一个时间延时。该保护功能提供接地故障报警或者故障跳闸,接地报警可以对绝缘破坏提供一种预警告。

启动时间过长保护

装置自动识别电机的启动过程,在规定的启动时间内电机没有完成启动,则保护动作。

欠电压自动重启动

此功能启用时,电动机在瞬间失电后,自启动开始计时,若在低压保护动作后,在整定的自启动时间到达之前电压恢复到90%的额定电压以上,则发电动机合闸命令。

启动控制功能

TDHD可以适用于下列启动方式

直接启动

双向启动

星三角启动

自耦变压器启动

晃电自启动功能

串电阻启动

开关量输入

电动机保护装置提供8路开关量输入,最大可扩展为11路开关量输入

光隔输入、为无源干节点输入

用于启动接触器、停车/复位、本地/远方、工艺连锁和通用开关状态显示

液晶面板上带开关量分/合指示

继电器输出

最大可扩展为5路继电器输出

触点容量:AC250V/5A DC30V/5A

用于跳闸、报警、启动、遥控输出

液晶面板上带继电器分/合闸指示

低压电机保护发展史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 10 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

1958 年我国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立了第一个继电器专业生产厂——阿城继电器厂,标志着我国民族继电器工业的诞生。

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基本为电磁型、整流型。

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并采用。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

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我国1984 年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 1989、1994 年通过鉴定。

至 2006 年底,220kV 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率为 91.41%。

目前,国内继电保护的发展不管在软硬件技术还是在保护原理方面,都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行业的水平。

06 年国网公司交流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为 99.97%。

主设备(母线、变压器等)保护与线路微机保护相比,虽然起步较晚,经过多年的研究业已取得了可喜进展。元件保护动作情况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①元件保护原理及接线复杂。由于变压器各侧不是单纯的电气关系,存在磁耦合关系,因此如何判别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是变压器保护一直以来在原理上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母线保护关联设备较多,接线复杂,不便于检修,母线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技术也不是很成熟。

②微机元件保护的起步和推广较晚,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和运行人员因为对微机元件保护熟悉和掌握程度不够,运行经验少,在检修维护和运行操作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

③变压器、母线故障次数少,元件保护的动作次数相对较少,统计样本少,元件保护的正确动作率统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我国直流保护,到现在,运行十年。总体上看,正确动作率曲线起伏较大。主要原因是:直流保护技术引进较晚,工程应用数量较少,直流保护技术、运行维护水平还不够成熟;直流保护动作次数少,统计样本少,数据统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