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低泡洗衣粉 |
释义 | 定义低泡洗衣粉,顾名思义,就是在洗涤过程中产生泡沫少、消失快的一类复合配方洗衣粉。 发展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洗衣粉厂试制成功了苎登低泡洗衣粉,并已投放市场。这种新型产品保有或者超过原来高泡沫洗衣粉的良好洗涤去污效果,并且在洗涤过程中容易投洗、漂清、省时省力省水,很受用户欢迎。 为什么低泡因为在这种洗衣粉中除了含有普通洗衣粉的主要成分烷基苯磺酸钠以外,还另外加入了少量皂片和被称为聚醚的非离子型洗涤剂。这几种去污能力强的洗涤剂混在一起后,分子之间产生了一种协同效应,使得与去污力密切有关的润湿、分散、乳化、增溶等能力比原来单一品种有所增加. 因此,混合后产生的去污能力比原来单独使用肥皂或洗衣粉有增无减,协同作用另一结果是使原来的肥皂和洗衣粉分子产生了彼此抑制发泡能力。 所以,混合后的产品发泡能力显著减弱。此外,协同效应又产生了使已经产生的少量泡沫的膜逐渐变薄的力量,从而促使已产生的泡沫破裂,这就是为什么低泡洗衣粉,即陡产生一些少量泡沫又很快消失的原因。 使用范围低泡洗衣粉适用于普通洗衣机、自动洗衣机洗涤,也适应于手工搓洗,是一种两用型洗衣粉。手洗的使用方法同普通冼衣粉用法。洗衣粉的用量,无论是机洗还是手洗,一般控制每公斤干衣服约用15克。 洗涤机制和洗涤剂的化学结构⑴ 冼涤机制肥皂洗涤机制包括润湿作用和洗涤过程。洗涤剂的去污作用是由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而产生的润湿、渗透、起泡、乳化、增溶等多种作用的综合结果。 肥皂是一种不很稳定的化合物.当它与大量水分接触后,能够变成一种粘性的胶体溶液,它能吸附在固体物上,而微小的物质如尘垢或其它微粒又能吸附皂液,因此肥皂有吸附性,能将衣物的污垢吸附下来,这是肥皂成为优良去污垢剂的原因之一。同时肥皂溶于水后,搅动时能使肥皂液起大量泡沫,并且消失缓慢,这种叫做泡沫性。肥皂质量越好,所起泡沫就越多,因为它增加了肥皂液的表面积,又使肥皂液更有收缩的力量,所以去污垢性也就强。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分子结构的观点来看,那末,普通的肥皂其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盐(C17H35COONa),这种盐的分子结构中可分为两部分,一端是(-COONa,羧基部分)能溶于水的叫“亲水性基”,另一端却是不溶于水(C17H35—烃基)而溶于油的叫“亲油性基”或叫“憎水性基”。当衣物上的油迹或污垢用水洗时,擦上肥皂,肥皂分子就浸润到衣物的隙缝空间,肥皂分子中的“亲油性基”就进入油迹颗粒内,而“亲水性基”则伸入到油迹颗粉外面的水层中,整个油迹颗粒就完全被肥皂分子所包围而分散在水中,最后经漂洗而除去。另外肥皂与水作用时,一部分肥皂产生了水解作用,生成了碱,碱也能把污垢溶解下来而清除。肥皂所以具有去除污垢的性能,就是上述这些性质的综合而产生的。 肥皂虽然有优良的去污作用,但不宜在含较多的钙盐或镁盐的硬水中使用。因为肥皂和硬水中的矿物质如硫酸钙、硫酸镁起变化后,就生成难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钙盐和高级脂肪酸的镁盐,因此肥皂在水中不易起泡沫,而且还能使沉淀粘附在衣物上。另外,肥皂也不适用于酸性溶液或含盐量多的水中洗涤,因肥皂在酸性溶液中要分解成为脂肪酸和盐、肥皂在含盐最较多的水中会析出四不溶解,从而都失去了肥皂的洗涤去污作用。 如果没有润湿作用,想把物体洗净是不可能的。润湿作用涉及有关表面的性质,通常吸附在衣物和皮肤上的污物如尘埃、煤烟、油渍、汗分泌物,大都是疏水物质,而洗涤的受体即棉、麻、丝、毛等动植物及人造纤维,虽然有的本身亲水,但大都有一层油膜,故表面也多是疏水的。要使被吸附的污垢与衣物表面分离,首先要求洗涤液接触这两者,在其界面形成亲水的吸附层,使表面张力降低,而削弱其粘附力,洗涤剂分子又会渗进原来全粘在一起的污垢的间隙和裂缝中,把它们分散成更小的颗粒。 ⑵洗涤过程,其基本过程为:被洗物—污垢 + 洗涤剂~被洗物 + 洗涤剂—污垢而洗涤的。 此处的介质决定于是水洗还是干洗,除上述润湿作用外,还有与起泡沫有关,借助揉搓及泡沫的活动,使污垢从纤维上脱落的机械作用和使污垢分散,不再回附于纤维的乳化作用以及污垢可能进入洗涤剂分子的胶束,最终脱离被洗物的增溶作用。洗涤剂的去污作用是上述由降低表面张力而产生的多种作用的结果。 ⑵ 洗涤剂的化学结构洗涤剂由表面活性剂及若干助剂组成,前者为带有双亲(既亲水又亲油)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后者则为改善洗涤效果的各种无机物〔如三聚磷酸钠)、有机物(如香精,增白剂,酶制剂)等。 表面活性剂有2000种以上,其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由亲水的极性基和疏水的非极性(烃)基两部分组成。 助剂主要有三聚磷酸钠、硅酸钠、硫酸钠等。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为洗涤剂中最常用的助剂,与水中的钙、镁离子配位,有利油污分解,防止制品结块(形成水合物而防潮),使粉剂成空心状;硅酸钠俗称水玻璃,除有碱性缓冲能力外,还有稳泡、乳化、抗蚀等功能,亦可使粉状成品保持疏松、均匀和增加喷雾颗粒的强度;硫酸钠,无水物俗称元明粉,十水物则称芒硝,在洗衣粉中用量约40%,是一种主要填料;羧甲基纤维素钠简称CMC,可防止污垢再沉积,由于它带有多量负电荷,吸附在污垢上,静电斥力增加;月桂酸二乙醇酰胺有促泡和稳泡作用;荧光增白剂如二苯乙烯三嗪类化合物,配入量约0.1%;过硼酸钠水解后可释出过氧化氢,起漂白和化学去污作用,多用作器皿的洗涤剂。 各类洗涤剂的配方家庭常用洗涤剂有粉剂、液剂、膏状和块状几类,应用上各有特色。 ⑴ 洗衣粉适用于洗涤棉、麻、聚内烯腈等纤维制品的为重垢型,用于洗涤丝、毛等蛋白质纤维的为轻垢型(要求中性),还有常规型或通用型。①重垢型按烷基苯磺酸钠含量分为30型(30%)、25型、20型三种,②轻垢型国内这类产品尚缺,通常在前述30型的基础上,降低三聚磷酸钠(到2%~15%)、硅酸钠(到1%)的用量。③其它复配粉即含多种活性物但总量降低,其特点为去污力强、泡沫少、易漂洗。 (2)液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洗涤液发展迅速,主要包括厨房用液、地毯洗液等。①餐具洗液为轻垢型,亦可用于洗涤蔬菜、水果,但对安全性要求高:主要成份为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5%~25%,月桂酸酯硫酸钠2.5%~7%,椰子油酸单二乙醇酰胺或其它酰胺2%~4.5%(稳泡剂)福尔马林0.2%(杀菌剂),pH值接近中性。②洗衣用液剂为重垢型或轻垢型,前者多用于洗涤内衣,通常含有碱性助剂,后者多用于洗涤外衣及毛料,为中性,重垢型的典型配方为烷基苯磺酸钠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二乙醇胺3.6%,焦磷酸钾12%,硅酸钾4%,二甲苯磺酸钾5%(助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0.7%(增稠剂),荧光增白剂及福尔马林各0.2%;轻垢型中无上述碱性的钾盐,但加入月桂酸二乙醇酸胺(2%),吐温60(1%~4%)及乙醇等,液剂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淡雅清香,悦目怡人。③地毯清洗剂多用低碱度及易于干燥的液汁,主要成分为脂肪醇硫酸酯钠(或镁),磺化琥珀酸半酯、焦磷酸钠、胶体二氧化硅及少许溶剂,④软皂即脂肪酸钾。 (3)膏状,即将配方中的各种液体和固体混介物制成粘稠的胶体,要求在运输、贮存中不得分层、析晶、结块等,其加工比粉状方便,效能比液状优异,近年来有所发展。重垢型配方如烷基苯磺酸钠25%,乙醇2%,三聚磷酸钠25%,水玻璃7%,纯碱5.3%,羧甲基纤维素钠1%。 (4)块状,泛指各类肥皂,应用方便是其突出优点,肥皂主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盐、松香(提高肥皂中脂肪酸含量)、硅酸钠(有利于成型)、滑石粉〔增加固体量防止收缩变形);改性肥皂品种甚多,主要在肥皂基质上加入其它特效助剂,如香皂(加入香精如香草油)、增自皂(荧光增白剂)、儿童皂(碱性弱、油脂含量高,还加少许干硼酸和羊毛治)、药皂(加入苯酚,混合甲酚及硼酸,可杀身上细菌,但不宜洗脸和洗头)、酶皂(加入0.2%~0.7%的酶制剂,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透明皂(用80%牛、羊油,20%椰子油及甘油和碱制成,碱性较弱,皂质滑,不易龟裂,由于甘油较多故透明)、美术皂(用不同颜色的皂制成花、鸟再嵌入透明皂中),后两者适含洗合成红维。 近20年来,针对不同需要开发的新品种有:①加酶洗衣粉,1971年美国卫生组织在确证由1963年在荷兰制成的加酶洗衣粉无毒后,发展迅速,主用于洗涤含较多蛋白质的污渍如血渍、粪渍、汗渍等,对医院及野战外科部门尤为重要,应用的最佳温度为40℃(70℃以上酶失去活性),适宜PH 值为8.5~10.5。②低磷洗衣粉,山于磷酸钠是植物重要肥料,其废水难于治理,排入江河中造成所谓富营养化,即水藻大量繁殖,水中动物则因缺氧而死亡,近年来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广泛开展了磷酸盐代用品的研究,已提出的代用试剂有FETA、氨三乙酸、柠檬酸钠、合成分子筛等,效果均不如三聚磷酸钠,只能部分代用③洁厕粉,表面活性剂与三聚磷酸钠及摩擦剂(碳酸钙等)的混合物,去污效果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