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语史 |
释义 | 德语成为独立语言的历史是中古时代早期高地德语子音推移发生后开始的。古高地德语、中古高地德语和早期新高地德语这三种(先后相互继承的)语言横跨了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时代。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则是标准德语兴起及方言衰退的时代。 高地德语古高地德语古高地德语最早的证据是来自于散见的、可追溯至六世纪的古弗萨克文(Elder Futhark)铭刻,其中的许多是阿勒曼尼语。古高地德语最早的单词表─Abrogans,可追溯至八世纪时;而最早的连贯的文献,如Hildebrandslied、Muspilli和Merseburg咒语等,则可追溯至九世纪 中古高地德语中古高地德语(Mittelhochdeutsch)指的是西元1050年至1350年间的德语形式。在它先前的德语形式为古高地德语,之后为早期新高地德语。在某些较早期的学术物中,中古高地德语的年代可到1500年左右。 早期新高地德语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时(德语新约出版于1522年,旧约出版于1534年),他的翻译实际上是基于一个已经发展出来的早期新高地德语方言,这方言是当时最广为人所知的方言。他用的语言是基于东部上德语和东中部德语、且保存了中古高地德语语法系统的方言(这和当时中部德语和上德语方言已开始丢失属格和过去时的状况不同)。开始时,这德语圣经在每个地区发行的版本都有着一张长长的列表,这张列表将在该区域不为人所知的单词翻译成当地的方言。罗马天主教开始时拒绝路德的翻译并尝试撰写自己的天主教版本(gemeines Deutsch),但这版本与所谓的“新教德语版”间只有一些小的差异。早期新高地德语的时代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中期一个广为人知的标准出现为止。 低地德语位于高地德语、盎格鲁-弗里西语和低地法兰克语等语言间交汇区的低地德语有着较不明确的语言历史,这事显示了西日耳曼语其实多少是个方言连续体。低地德与在中世纪早期受到盎格鲁-弗里西语的强烈影响,之后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又受到高地德语的影响。在汉萨同盟于十七世纪结束后,低地德语便被边缘化而沦为地区方言。 古萨克森语古萨克森语,又被称作古低地德语,是西日耳曼语支的语言之一。它的纪录自九世纪起出现,直至十二世纪变成中古低地德语为止。这语言为撒克逊人所用,通行于德国西北部的海岸地区及丹麦。它与盎格鲁-弗里西语(古英语和古弗里西语)密切相关,并部份地受北海日耳曼语鼻音消失法则所影响。 中古低地德语中古低地德语是现代低地德语的祖先。它在大约1100年至1500年间通行,并可分成东低地德语和西低地德语。与其邻接并属同一方言连续体的语言为于其西部的中古荷兰语及于其南部、之后演变成早期新高地德语的中古高地德语。中古低地德语为汉萨同盟的通用语,通行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一带。曾有一个基于吕贝克话的标准用语发展出来,但它从未被编汇起来。 参考文稿Joachim Schildt: Abriß 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Akademie-Verlag, Berlin 1976. (德文) Peter von Polenz: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9. Auflage, Berlin, New York: de Gruyter, 1987 (Sammlung Göschen 2206) ISBN 3-11-007998-4. (德文) Michael Meier-Brügger, Hans Krahe: Indogermanische Sprachwissenschaft.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2002 (8. Aufl.), ISBN 3-11-017243-7. (德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