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盗泉宁渴 |
释义 | [ 典出 ] 《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 释义 ] 孔子因厌恶盗泉之名,渴亦不饮其水。后遂用盗泉宁渴、掩口盗泉等表示宁死也不接受不义之物,决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用盗泉、盗水、等表示不义之物,亦表示水源荒乏。 [ 盗泉宁渴 ] 沈佺期《移禁诗行》诗:“盗泉宁止渴,恶木匪投躯。”辛弃疾《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词:“俗人如盗泉,照影都昏浊,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 [掩口盗泉] 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回车避昏浊,掩口去盗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