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人头 |
释义 | 释名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1、久疟不愈。用苍耳子或根、茎,焙过,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苍耳捣汁服亦可。 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用苍耳子灰、苈末等分。每服二钱,水送下。一天服两次。 3、风湿挛痹。用苍耳子三两,炒为末,又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咽下。 4、牙痛。用苍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热含漱,冷即吐去另换热汁。用茎、叶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盐都有效。 5、鼻渊流涕。用苍耳子(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6、眼目昏暗。用苍耳子一升,研细,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7、肿毒疔疖,无头恶疮。每年五月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锉细,煮烂,去滓留汁,武火煎滚,艾火煎稠,搅成膏,密封收存。称为“万应膏”。用时取出敷贴患处。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8、诸风头晕。用苍耳叶,晒干,研细。每服一钱,酒调下。若有呕吐,则以蜜和药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9、大风疬疾(麻风)。用嫩苍耳、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苍耳叶为末,以大枫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10、鼻血不止。用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碗服下。 11、痔疮。用苍耳茎、叶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 12、赤白痢。用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煮烂,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开水送下。 附方: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 历史考证【功用主治-卷耳的功效】祛风散热,解毒杀虫。 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 ①《别录》:治膝痛,溪毒。 ②《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 ③《唐本草》: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疳湿匿,主腰膝中风毒。 亦主猘狗毒。 ④《本草拾遗》:叶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 ⑤《履巉岩本草》:去风活血。 ⑥《纲目》:善通顶门连脑。 ⑦《天宝本草》:去风解毒。 治肚大青筋,皮肤瘙痒,风湿症。 ⑧《广东中药》II:治红云血癣,痰火核,感冒,鼻渊。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捣汁、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宜忌 ①《千金·食治》:不可共猪肉食。 ②《唐本草》:忌米泔。 ③《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选方 ①治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倒地,不知人事:喝起草嫩心,阴干为末,如常酒服一大钱。 (《斗门方》)②治中风伤寒头痛,又疗疔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撮一升,日三度,(《食疗本草》)③治中风,头痛,湿痹,四肢拘挛痛:卷耳嫩苗叶一斤,酥一两。 先煮卷耳三、五沸,漉出,用豉一合,水二大盏半,煎豉取汁一盏半,入卷耳及五味,调和作羹,入酥食之。 (《圣惠方》苍耳叶羹)④治赤白下痢:卷耳草不拘多少,洗净,以水煮烂,去滓,入蜜,用武火熬成膏。 每服一、二匙,白汤下。 (《医方摘元》)⑤治目上星翳:鲜苍耳草,捣烂涂膏药上贴太阳穴。 (《浙江民间草药》)⑥治大风及诸风疾:苍耳不以多少,碾为细末,用大风(子)油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用荆芥茶送下,不拘时候服。 (《履巉岩本草》)⑦治癞:嫩苍耳、荷叶各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袖珍方》)⑧治疔肿,出根:苍耳烧作灰,和腊月猪脂封之。 (《本草拾遗》)⑨治热毒攻手足,赤肿焮热,疼痛欲脱:苍耳草绞取汁以渍之。 (《千金方))⑩治中耳炎:鲜苍耳全草五钱(干的三钱)。 冲开水半碗服。 (《福建民间草药》)⑾治疥疮痔漏:苍耳全草煎汤熏洗。 (《闽东本草》)⑿治风疹和遍身湿痒:苍耳全草煎汤外洗。 (《闽东本草》)⒀治赤白汗斑:苍耳嫩叶尖和膏盐擂烂。 五、六月间擦之,五、七次。 (《摘元方》)⒁治花蜘蛛毒咬人:野缣丝,捣汁一盏服,仍以渣敷之。 (《摘元方》)⒂治虫咬性皮炎:鲜苍耳茎叶、白矾、明雄各适量。 共捣成膏,外敷螫咬处,固定。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