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德经新得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杨爱国 出 版 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11180305 ; 978-7-81118-030-5 I S B N : 9787811180305 出版时间: 2007-3-1 开 本: 21cm 页 数: 292页 定 价: 19.8 元 内容简介这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农民对《道德经》的理解的著作。 《道德经新得》反映了人们对物欲与金钱套圈的冲破,激励着人们重塑“道”与“德”的希望,意味着人们对“道”与“德”的祈盼。 《道德经新得》不同于以往对《道德经》的注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精辟而又独到地诠释了《道德经》的内容,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认识《道德经》的角度。 本书内容包括:研究与进步、不占有就不会失去、治国者要带头学习有贤德的人、治国者要做“以道治国,以德做人”的带头人等。 本书目录第一章 研究与进步 <道可道也> 第二章 不占有就不会失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 治国者要带头学习有贤德的人 <不上贤> 第四章 治国者要做“以道治国,以德做人”的带头人 <道冲> 第五章 治国者不能麻木不仁,狂妄自大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要发现并掌握养育众生的“神” <谷神不死> 第七章 无私的生命才能与天地同存 <天长,地久> 第八章 治国要像水那样——不争名、不争利 <上善如水> 第九章 治国绝不能抓住权力至死不放 <持而盈之> 第十章 治国者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戴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 治国要为全体百姓作奉献 <卅辐同一毂> 第十二章 治国不要追求表面的东西 <五色使人目盲> 第十三章 治国要以天下为先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治国要引导百姓总结学习进步的思想 <视之而弗见> 第十五章 治国不能墨守成规 <古之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 兼听兼容才能使国家兴旺 <致虚,极也> 第十七章 治国要尊重百姓的意见 <大上> 第十八章 治国不要听信邪说 <故大道废> 第十九章 治国要体谅百姓的疾苦 <绝圣弃知> 第二十章 我崇尚婴儿那样于名利不争的境界 <唯与诃> 第二十一章 发现的原因就是思考与研究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治国者要注意克服自己的短处 <炊者不立> 第二十三章 治国要能委曲求全 <曲则全> 第二十四章 治国要明白天地变换的道理 <希言自然> 第二十五章 规律来源于人对自然的总结 <有物昆成> 第二十六章 治国要以天下百姓为重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治国者要消除百姓贫困的根本原因 <善行者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 理想的治理是自然而不需要人为裁割的境界 <知其雄> 第二十九章 任何人想取天下为私有,都将失败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第三十章 治国不能以武力统治天下 <以遭佐人主> 第三十一章 军队的建立是一种悲哀 <夫兵者> 第三十二章 公平与自律是治国的基本 <道恒无名,朴虽小> 第三十三章 人的寿命是品德 <知人者> 第三十四章 治国并不是主宰 <道汜呵> 第三十五章 顺从规律治国才能为人民创造安乐 <执大象> 第三十六章 治国者绝对不可以利用规律伤害天下 <将欲拾之> 第三十七章 依从规律治国就不会有私心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 第三十八章 治国要去礼而取道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治国、做人都不能把自己看得很完美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遵从规律终能冲破世俗的阻力,走向成功 <上士闻道> 第四十一章 治国就是要前进 <反也者> 第四十二章 守柔抑强才能有益无损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至柔能胜至刚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 治国、做人都要在心境上调整自己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知足是要长期保持的品德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己正则治成 <不出于户> 第四十八章 有私则不足以治天下 <为学者日益> 第四十九章 治国要讲民主 <圣人无恒心> 第五十章 懂得什么是寿命才能不惧怕身体的死亡 <出生,人死> 第五十一章 治国之“道”就是高尚的品德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保持无私的品德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像强盗那样掠夺、威吓,不是治国的道理 <使我介有知也> 第五十四章 治国、做人都要敬业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保护自己的品德,既不能屈服,也不能妥协,更不能自动放弃 <含德之厚者> 第五十六章 要知道在现实中怎样去修养品德 <知者弗言> 第五十七章 治国要先从治国者自己做起 <以正治邦> 第五十八章 要防治自己的蜕变 <其正闵闵> 第五十九章 治国者要重视积德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国,要提倡互不侵犯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国与国之间要相互尊重 <大邦者> 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要修养品德 <道者> 第六十三章 无论修养品德还是干事业,都要从小事、易事开始 <为无为> 第六十四章 治国、养德都要防患于未然、慎始慎终 <其安也> 第六十五章 治国不是愚民 <故日> 第六十六章 治国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无争的品德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治国要使百姓生活幸福 <小邦,寡民> 第六十八章 要辅助万物,顺其自然,而不争为己有 <信言不美> 第六十九章 治国要以慈爱为先 <天下皆谓我大> 第七十章 用人治国应是为天下施肥 <故善为士者不武> 第七十一章 胜利属于正义 <用兵者有言日> 第七十二章 理解我的应是胸怀天下的人 <吾言甚易知也> 第七十三章 做人、治国都要懂得医治自己品德上的毛病 <知不知> 第七十四章 治国要去欲而惜德 <民之不畏畏> 第七十五章 要用品德去感化别人 <勇于敢者则杀> 第七十六章 治国者不能以权代法 <若民恒且不畏死> 第七十七章 治国者要重视百姓的生存 <人之饥也> 第七十八章 柔弱微细是高尚的品德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九章 不贪得的行为就是贤德的显现 <天之道> 第八十章 要像水那样柔弱、谦下 <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八十一章 一切要以拯救人为目的 <和大怨>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